日前,由中國旅游研究院文化旅游研究基地編寫的《中國文化旅游發展報告2024—2025》(以下簡稱《報告》)由中國旅游出版社出版發行。《報告》分析了我國文化旅游發展面臨的挑戰和機遇,提出“文旅3.0”是大勢所趨。
《報告》主體分為產業篇、市場篇和專題篇。產業篇具體圍繞旅游演藝、主題公園、主題酒店、博物館旅游、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世界文化遺產旅游、鄉村文化旅游、旅游文創、文旅小鎮、旅游休閑街區等供給側重點展開,系統梳理各業態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和趨勢研判。市場篇聚焦行業熱點,對康養旅游、節慶旅游、研學旅行、夜間旅游、文化旅游數字化、文化旅游服務、文化旅游國際化等細分領域,進行綜合分析,并提出對策建議。專題篇主要聚焦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設、文旅文創融合發展進行深度研究,并結合區域發展實際,為地方文旅產業發展提供有益參考。
據介紹,《報告》站在“十四五”規劃收官與“十五五”規劃編制的歷史交匯點,從供給側、需求側、新特征、新趨勢等方面,全面審視和研判我國文化旅游發展面臨的趨勢、挑戰和機遇。一是從供給側來看,平臺經濟急劇擴張,文旅產品同質化、核心競爭力匱乏等導致經濟形態變化、產業結構變遷、商業模式變革,傳統文化旅游業態內卷現象不斷升級。二是從需求側來看,市場瞬息萬變,一成不變的產品供給根本無法適應多變的文旅市場需求,新玩法、新體驗、新場景開始主導未來的文旅產品開發,治愈、放空、松弛、悅己等切身的情緒體驗開始成為價值追求。三是旅游和生活重塑方面,進入新時代,游客開始深入城市社區及更廣泛的生活空間,催生了新一輪的城市生活變革。與此同時,日常生活內容也在加速向旅游度假目的地布局,“門店景區化”成為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空間。四是“文旅3.0”成為大勢所趨。“文旅3.0”體現的是新質生產力在文旅行業的創新性應用,文化創意已經升級為IP引領,科技創新已經轉變為AI驅動,持續生成、持續迭代、持續變革才能贏得新時代的市場競爭,才能構筑起強大的現代產業體系。
編輯:范朝慧
審核:鄧敏敏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