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記者 陳昊 段玉清 成都觀察 楊柳 文/圖/視頻
開通在即的成都地鐵17號線二期(以下簡稱“17號線二期”)備受市民關注。運行時速多少?乘坐感受如何?……9月12日上午,幾十名成都市民進行試乘,提前體驗這條全長24.76公里的“鬧市快線”。
首批試乘市民進站。
為什么稱為“鬧市快線”?“線路起于機投橋站(不含),止于高洪站,共設18座車站,呈西南—東北走向,橫穿武侯、金牛、青羊、成華等中心城區,最高運行時速可達140公里,絕對是鬧市中的快線。”成都地鐵運營有限公司運營三公司航天路站區站區長劉沁和試乘市民代表們走進17號線二期省骨科醫院站,不少市民一眼就認出了許多成都傳統建筑元素:“這是傳統的穿斗式建筑。”
成都地鐵17號線二期省骨科醫院站。
劉沁介紹,17號線二期途經二仙橋、少城、建設路等富含“成都記憶”的區域,車站設計也與沿線站點文化相呼應,運用了大量承載成都記憶的歷史建筑元素。
市民試乘新列車。
成都市民張建曾在15年前試乘成都地鐵1號線,他此次再次參加試乘活動。張建注意到,車站內的導向系統和原來“不一樣了”:導向標識不再懸掛于天花板,而是巧妙地“貼”在墻面或“站”在設備上,視覺體驗更加整潔清晰;同時,車站新增的電子門匾顯示屏和多媒體站臺屏,可實時推送車站導引、末班車等信息。“這些導向標識很貼心,乘客從進站到乘車都能快速、清楚地找到方向。”
列車車廂。
“來了,來了!”9時50分左右,一列“天府藍”與“雪山白”雙拼配色的列車穩穩停靠站臺,市民代表紛紛走進車廂,感受140公里時速的風馳電掣。成都地鐵運營有限公司運營三公司17號線運營事業部車輛運用車間副主任陳強介紹,17號線二期采用8節編組A型車,是目前成都地鐵載客量最大的列車編組。
列車啟動后,加速平穩而迅速。“這輛車又快又穩!”這是試乘市民的共同感受。“車輛搭載行業領先的“電制動到零”技術,停車沖擊更小、精度更高,可實現減速精準控制。”陳強說,新車還通過增設設備減振措施、給車門加“緩沖墊”、升級隔音降噪材料等,有效降低運行噪聲,“即使在高速行駛階段,車廂內仍能保持舒適的環境。”
實現“又快又穩”,離不開項目的精細施工。成都軌道建設管理有限公司項目管理一中心業主代表劉文喜介紹,線路90%以上區域都在主城區,沿線建筑物密布、地下管線復雜,與既有線路多次交叉,需要高精度控制才能最大限度降低對周邊環境的影響、保障施工安全。
例如,建設團隊引入盾構鋼套筒始發技術和盾構砼箱體接收技術,使盾構機在始發和接收時更加穩定精準。
再如,在紅星橋站35.8米超深基坑開挖過程中,建設團隊首次應用自動化鋼支撐伺服系統,即在基坑支撐鋼架上布設110個調控點,實時監測和自動調整基坑受力情況,保障安全穩定。
成都地鐵17號線二期西大街站。
“鬧市快線”將帶來什么?成都軌道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17號線二期將于本月開通,設有7座換乘站,將大幅提升中心城區市民的出行效率,為跨區通勤市民節省大量時間。同時,線路途經杜甫草堂、青羊宮、成都自然博物館、建設巷、金沙博物館等多個文旅景區(點),以及多個商業綜合體,將為市民文化休閑和購物娛樂提供更多便利。值得一提的是,線路東北端連接龍潭總部經濟城,西南端連接西部智谷,開通后將補強成都主城區既有地鐵運營網絡覆蓋,為促進產業升級和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新動力。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
天府藍配雪山白太有成都味了!車廂配色就是流動的城市名片,建議搞個車廂主題彩繪,把熊貓、火鍋、三國元素都玩起來
17 號線二期快開通啦,出行又多一便利選擇,超期待!?
西南到東北貫穿主城的黃金動脈,7個換乘站簡直開掛!以后逛金沙看杜甫草堂,上班通勤買菜遛娃全靠它了,建議開發地鐵文旅專線,把沿途景點串成珍珠項鏈
17號線是鬧市快線,緩解了上班族的出行通勤壓力,更是把多個文旅景區串聯起來,成為了一條“旅游快線”。
搭著“鬧市快線”去享受咱川觀贈予的“七夕火鍋福利”,應該沒問題吧?哈哈
一條穿越今天和昨天的“鬧市快線”,穿梭在傳統穿斗式建筑里,乘車感受科技賦能的舒適與快速~ 下一站,金沙!帶你去讀古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