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記者 蔣君芳 成都觀察 楊柳
曾經,露營基地的發展可用“雨后春筍”來形容。但近一兩年,隨著長距離旅行逐漸回溫,近郊露營市場受到較大沖擊,進入行業調整期。
不過,在成都崇州市廖家鎮,一家以“一價全包”模式為賣點的露營基地,今年以來在各大社交平臺上持續爆火,最多容納4000人的營地常常“爆單”。開業僅一年,營收已超2000萬元。這其中有何秘訣?
新興模式
一價全包,消費者很“撇脫”
9月10日上午10點,記者來到位于廖家鎮高慶社區的“長河落日園”露營基地。到達后卻發現偌大停車場只停了幾輛車,說好的“爆火”呢?
“9月是所有露營基地的‘噩夢’,暑假透支了許多家庭的出行計劃,下一波的集中出行在國慶假期。”露營基地負責人張英杰說,剛剛過去的暑假就像“打仗”一樣,工作日平均每天要接待1500人左右,周末更是爆滿。預感到這波流量,營地已提早進行擴張,帳篷從暑假前的200多頂增加到現在的接近500頂,但依然不夠,“我們曾接到好幾起投訴,都是因為買不到票。”
采訪對象供圖
為啥這么火?在營地入口,記者看到了一張價目表:每張189元的成人門票,除燒烤、指定飲料、水果暢吃(飲)等,消費者還可免費體驗撈螃蟹、捉泥鰍、森林水戰等各類活動。這種方式,在露營行業被稱作“一價全包”模式。
“這種方式挺好的,不用帶很多東西,很‘撇脫’,同時也有很多可以耍的內容。”當天一大早,成都市民甘先生就帶著公司小伙伴,在營地開始了團建活動。
張英杰說,相比過去單純的收入場費,這種模式更考驗團隊的運營能力,“行業調整期里,要想長久經營,就不能只想著賺‘輕松錢’,而是必須卷起來,從顧客需求出發,讓營地有復購率,有持久競爭力。”
火爆背后
一拍即合,“買斷”獨一無二的風景
當然,營地要想有競爭力,好風景必不可少。很多來到“長河落日園”的人,首先會被4000多棵銀杏樹吸引。一個個帳篷在林下布局開來,一條小溪穿流而過,營造出自然愜意的環境。
藏在林中的露營基地 楊柳攝影
“原本這片地被一個做苗木生意的老板承包,但近年來苗木行情不太好,老板經營不順,已經有2年沒支付租金了。”高慶社區黨委書記韋坤說,為盤活這塊地,當地一直在想辦法,“張英杰的團隊在都江堰也經營了一家露營基地,離我們這不遠,我去看了兩次,經營狀況很好,所以才有了引入他們的想法。”
而彼時,張英杰和團隊也有繼續擴大的打算。他們將這塊地承包下來,既為營地留下獨一無二的風景,也讓高慶社區拿回了拖欠的租金。
資料圖 秋天的長河落日圓 采訪對象供圖
韋坤算了一筆賬,營地從去年開業到現在,已經為高慶社區帶來了約400萬元的集體收入,“除了租金和分紅外,最重要的收入來源是勞務外包。暑假在這里務工的村民,一個月能掙三四千元。”
如何繼續火?
更新服務內容,完善硬件設施
如何繼續火下去?“想繼續火,就得繼續卷。”張英杰說,運營一年下來發現,適合孩子吃的東西還是不夠,這恰恰是親子家庭最在意的部分,所以營地近期推出了免費的現熬雞湯和雞湯飯,剛好也很適合秋冬季。而即將到來的深秋,營地還準備推出飛花令活動,讓專業的老師帶著孩子們感受詩歌的魅力。
一些“看不見”的改變也在進行中。比如,營地正在利用淡季期抓緊時間鋪設管網,為的就是讓營地內的小溪在雨季也不受泥沙影響,保持清澈。
資料圖 采訪對象供圖
和社區的捆綁也將加深。“經過一段時間的運營,我們有了比較穩定的客戶群,所以也在思考如何利用營地品牌更好地推廣當地的農特產品,比如廖家鎮有名的木雕。”張英杰說。
如今,包括“長河落日園”在內,廖家鎮已培育出了10余家營地,帶火了當地的文旅產業。“我們正在構建‘露營+文旅’‘露營+消費’‘露營+文創’等眾多新生態組合,全力打造‘親水樂活、親子共融、林間休閑’三位一體的成都近郊親子游首選地。”廖家鎮黨委委員馮治巍說。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