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了很久還是困倦乏力、哈欠連天、做事丟三落四……這可能并不是因為懶惰、記性差,而是大腦的能量條已經亮起紅燈,出現了“腦疲勞”。
腦疲勞可能導致大腦萎縮
腦疲勞是一種亞健康狀態,很多人以為腦疲勞只是“累”,睡一覺就好,但事實卻沒那么簡單。研究發現:短期的腦疲勞是可逆的,休息后可恢復;長期腦疲勞超過6個月會變成慢性疲勞綜合征,可導致大腦萎縮,最終演變成老年癡呆。
腦疲勞的典型癥狀要關注: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嗜睡、社交意愿低、思維變緩慢、情緒難控制。
腦疲勞的“元兇”:在持續較久或強度過大的腦力勞動過程中,腦細胞代謝產生的氧自由基等有害物質大量淤積,會阻塞大腦的營養通道,造成血氧含量降低,血液循環不暢。
大腦最怕這5件事,會加劇“腦疲勞”
1、熬夜,睡眠不足
睡眠對大腦來說,是清理氧自由基等代謝廢物的過程,因此要注意保證充足的睡眠。
健康方:睡前兩到三個小時,可調暗燈光、泡熱水澡、聽輕松舒緩的副交感音樂促進睡眠。此外還要注意規律作息。
2、高糖高脂飲食
當攝入糖分過多時,多余的糖在體內產生糖化反應形成糖基化終產物,會加速人體衰老,損傷大腦。高脂飲食會增加血液黏稠度,影響腦部微循環。
健康方:吃烤串等油炸食品時,可搭配新鮮的綠葉蔬菜。吃甜品時可適量喝茶,尤其是綠茶含有多種抗氧化成分,對于促衰老物質有對抗作用。
日常飲食應減少燒烤、油炸食品,蒸煮的烹飪方式更有益于大腦健康。
3、長期壓力
長期壓力過大會使得皮質醇水平升高,促進自由基的合成,導致腦疲勞,出現記憶力差、情緒低落等癥狀。
健康方:適當補充富含鉀、鈣、鎂的食物,有助于神經穩定、緩解壓力,比如香蕉、深綠色葉菜、堅果、紫菜、豆制品等。
4、缺乏運動
缺乏運動會導致血液循環減緩,腦部供氧不足,腦細胞活力下降,容易產生疲勞感。
健康方:相比起跑步、走路,復雜運動和群體運動更有助于緩解腦疲勞,比如參加廣場舞等群體運動或打羽毛球等需要身體各部位協調配合的球類運動。
5、用腦過度
連續高強度用腦2小時或一天高強度用腦超過6小時,都容易導致腦疲勞。需要注意的是,長時間看手機短視頻,注意力高度集中,也容易引發腦疲勞。因此刷短視頻超過45分鐘,要注意休息。
健康方:高強度用腦后,可到戶外散步,親近大自然,放松身心。另外,漿果被稱為“抗氧化能手”,適量吃一些藍莓、葡萄等,有助于清除氧自由基,緩解腦疲勞。
9月7日,央視財經《職場健康課》邀請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教授范志紅、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黃翔,和您聊聊腦疲勞的危害和調理方法。
更多精彩內容
敬請收看《職場健康課》
9月7日19:00播出節目
《腦疲勞可致癡呆?這樣補事半功倍》
近期熱門視頻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