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光榮受閱,兩次都是基準兵
——武警部隊方隊隊員齊曉光用正步丈量忠誠
■中國軍網記者 曹蒙潔 崔然 通訊員 徐群程
圖為齊曉光。陳冠霖 攝
“基準兵就位!”9月3日,聽到口令劃破晨空,齊曉光深吸一口氣,挺拔身姿,有如一株青松。32歲的年紀再上閱兵場,依然還是基準兵,他比6年前多了份沉穩與自信。
1993年出生,1.93米的身高,武警部隊方隊隊員齊曉光的人生與數字“93”有著特別的緣分。
“齊步——走!”伴著口令落下,他的左腳精準踏在75厘米的標線上。這個數字他再熟悉不過——日復一日的隊列行進自不必說,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時,他也是以這個步幅帶著方隊走過天安門。
彼時的他,雖是初次受閱,但對天安門卻并不陌生。
2018年,剛從軍校畢業的齊曉光被分配到武警北京總隊某支隊,擔負天安門城樓的警戒和執勤任務。
站在天安門城樓的哨位,齊曉光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俯瞰整個天安門廣場,因為這里承載著他軍旅人生的起點——2011年,他參軍入伍,成為國旗護衛隊的一名擎旗手,每天邁著鏗鏘正步,從天安門城樓走到國旗升降臺,守護著五星紅旗高高飄揚在天安門廣場上空。
“要是哪天能參加閱兵,正步走過天安門,這輩子值了。”那時的他忍不住想。
實現夢想的機會很快到來。2019年,得知有閱兵任務,齊曉光第一個報名,憑借扎實的隊列素養和身高優勢,還成為第一排面的“基準兵”。
“大家都是向我標齊,哪怕一個細小的動作我沒有做好,所有人都會跟著受影響,我一步都不能錯。”第一排面的“基準兵”在整個方隊中被稱為“定盤星”,齊曉光深知不僅要把自己的動作練過硬,還得把整個排面練出色。訓練間隙,他不停地和戰友一起體會,相互幫助,共同進步;訓練結束,他都會重溫訓練視頻,發現自身和隊員存在的問題,及時糾正動作。
“經歷過一次,更知道基準兵這個位置有多重要,精益求精的勁頭兒也會更大。”今年,行進在同樣的位置,齊曉光有了更深刻的體會:“最重要的是看準一個目標,堅定向前走。忠誠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腳踏實地的正步丈量。”
圖為齊曉光。陳冠霖攝
“他就是我的標準。”同處第一排面的王白楊每每談及齊曉光,眼神里滿是崇拜。初中時,他在電視上看到齊曉光蒙眼踢正步100米絲毫不偏的視頻,覺得“中國軍人太帥了”。追尋偶像的光,他報名參軍入伍,還意外成為齊曉光帶的兵。
“出操第一個到位、訓練第一個出汗、示范第一個上場、認真對待每一天、全力踢好每一步,齊隊長定下的‘五個一’常常影響著我。”王白楊說,在齊曉光的影響下,他在方隊中的位置漸漸前移,成為第一排面的一員。
9月3日,齊曉光昂首闊步,正步向前。一邊是熟悉的天安門,偉岸的城樓是永恒的信仰坐標;另一邊是莊嚴的紀念碑,“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大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當鏗鏘的腳步聲震顫大地,那一刻,我感受到祖國的心跳,也用行動回應著使命的召喚。”
作者:曹蒙潔 崔然 徐群程
編輯:張詩夢
主編:張碩
編審:李東航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