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桃李面包一則宣傳 “桃李蛋月燒” 月餅的電梯廣告引發(fā)爭議多個話題登上熱搜
社交平臺上流傳的圖片顯示,桃李面包在該廣告中稱“有人說五仁不好吃,我們認為,那是因為你還年輕,還沒飽嘗生活的毒打”。
有網友吐槽該廣告語“用別人的痛苦做營銷”;有網友表示不理解:“買月餅為什么要遭受生活的毒打?”還有網友認為桃李面包營銷“翻車”,教育起了消費者。
隨后,桃李面包相關負責人表示,涉事廣告在上線一天后已下架。桃李面包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投放是品牌方第一次嘗試開放式的內部共創(chuàng)機制,為了兼顧不同年齡階段的共鳴,公司邀請了不同年齡層的同事自由創(chuàng)作文案,最終共產出了20組版本進行投放,本意是希望通過多樣化的表達與不同受眾建立連接,但其中一個版本在投放后引發(fā)了爭議。
該負責人稱,對此表示歉意,并將進一步完善審核機制,努力在鼓勵創(chuàng)意的同時,更好地平衡審慎把關,避免類似情況再次發(fā)生。
今天(9月5日),桃李面包官方微博再次致歉表示:我們文案翻車了,確實是領導拍的板,這個鍋只能他來背。在此鞠躬道歉,他現在正在接受“現實毒打”。從今天起,后續(xù)宣發(fā)正式由我們年輕人接管!批評我們都接受,反思也在進行中,態(tài)度端正,挨打立正。
9月5日,桃李面包京東旗艦店顯示,該款月餅五仁口味和紅豆餡目前無貨。
對于桃李面包的廣告部分網友認為該文案“對消費者說教”且文案內容沒有邏輯“分不清是討好消費者,還是討厭消費者”
今年以來
多家品牌因“冒犯式營銷”而翻車
有媒體評論稱:所謂的玩梗也好、幽默也罷,必須建立在遵守法律、尊重消費者的基礎上,不能一味追求網感、流量,而忽視品牌自身所承擔的社會責任。這種自認為幽默的“冒犯式營銷”,該停了!
對此,你怎么看?
評論區(qū)等你來說說
來源:@桃李面包、中國青年報、南方都市報界面新聞、法治日報
編輯:吳俊霞、陳橋魁
校審:施冰冰、周浩樺、肖剛
轉載請注明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