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紹興魯迅紀念館外墻上“魯迅抽煙”的形象近日引發爭議,有觀點認為可能“誤導青少年”。景區回應稱尊重歷史,不予更換。這面景墻已矗立二十二年,是魯迅故里的標志景觀。木刻風格既呼應魯迅推動新興木刻的藝術身份,也富有審美價值。魯迅手持香煙的形象,早已成為他深沉思考狀態的象征。若因今日之顧慮抹去歷史細節,明天是否還要修改他的衣著、篡改其他真實?有研究魯迅的資深學者指出,愛《紅樓夢》的人絕大部分不會把自己代入林黛玉,《水滸傳》的讀者也未必就認同暴力,要相信年輕人具備健全的辨別與領悟力。新學期開始了,除了學生們會在課本上遇到魯迅,走出校園的讀者們,也可以從書柜上找來大先生的作品,細細品讀一番。畢竟,去魯迅故里打卡也好,欣賞魯迅畫像也好,最能接近魯迅精神內核的方式,還是閱讀和欣賞他文字里的鋒芒及其蘊含的獨立批判的思想。
文本&出鏡:張杰 拍攝:周曉鳳 剪輯:吳德玉(劉凌霄對本作品有貢獻)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
合著呢?這個圖像的出現已經半個多世紀了!
心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