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博
在時光的褶皺里,總有些微小卻熠熠生輝的小事,成為生命的注腳。于我而言,那便是母親與葫蘆的故事。
記得小時候,媽媽特別喜歡一只盛水的葫蘆瓢。有一次,晚霞將院子染成了橘紅色,媽媽踮起腳尖,伸手取下掛在樹枝上的葫蘆瓢,緩緩探入水桶中,“嘩啦”一聲,濺起的水花沾濕了袖口,她卻笑著舉起瓢讓我看。她輕輕搖晃,晚霞浮動,仿佛整片天空都被裝進了小小的葫蘆瓢里。媽媽笑著說:“我把晚霞都裝進來了,咱們今晚的飯,準能吃出太陽的味道!”這小小的葫蘆瓢里不僅盛著清涼的井水,更盛著媽媽對生活永不褪色的熱愛。
生活偶有陰云掠過,可媽媽與葫蘆的故事,總能在時光里開出美麗的花朵。有一次,媽媽生病需要長期在家休養,可這絲毫沒有影響她的興致。她跑進儲藏室,翻出里面的小葫蘆,又挑出表皮光滑的洗凈晾干。她戴著老花鏡,微瞇著眼,只見她的筆尖輕觸葫蘆表面,手腕帶動筆鋒,在葫蘆上一筆一畫勾勒著荷花的輪廓。隨后,用翠綠和深綠營造出荷葉的立體感,又用淺粉色細細暈染花瓣,筆尖輕輕點綴出花粉,這時媽媽的臉上才露了滿意的笑容:“你看,生病不能出門,我就把整個夏天都裝進葫蘆里!”清脆的笑聲里,連窗外的蟬鳴都像是為她伴奏。那些色彩斑斕的葫蘆,不僅裝滿了夏日的美好,更盛滿了媽媽對生活的期待和樂觀。
日子悄然走過,當我人生的重要節點來臨,媽媽的樂觀又以新的形式藏進了葫蘆里。我結婚前,媽媽又戴著老花鏡給我編織五彩葫蘆。她先拿出五彩的絨線團擺在竹籃里,又捻起線指尖靈巧地繞成圈,鉤出葫蘆圓潤的底座,然后手指翻飛,鉤針在線團間穿梭,一圈圈往上加針,葫蘆身漸漸鼓起來。最妙的是頂端的蒂,媽媽用褐色線鉤出螺旋狀,還特意留了段線頭當掛繩。她將織好的葫蘆輕輕放在我掌心,“這五彩的寶葫蘆啊,把酸甜苦辣都裝進去了,生活就像這彩線,揉在一起才好看,遇到的困難也是顏色的一種。”后來每當我遭遇生活的風雨,總會摩挲這五彩葫蘆,總會想起媽媽的話,笑對生活的陰霾。
那些藏在葫蘆里的時光,盛滿了媽媽對生活的熱忱與樂觀,像一束光,照亮了我走過的每段路,也讓生命的每一刻,都綻放出如葫蘆般圓潤而飽滿的光彩。
編輯:張 ? 曼
審核:馮金蓮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