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記者 陳碧紅/文 李強/攝影
9月8日下午2點,車程距離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僅15分鐘的東航冷鏈加工中心內,四川美沿遠洋食品有限公司投建的三文魚初加工生產線上,一條條肥美的冰鮮進口挪威三文魚,正隨著倉庫傳送帶源源不斷被送到生產車間。數十名工人利索地按不同部位對其進行切割、分裝,并被迅速裝車發往全國各地市場銷售。而72小時前,這數噸三文魚還在挪威靠近北極圈的深海漁場內覓食。
彼時,同樣緊鄰機場的成都空港國際會議中心內,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辦、省商務廳承辦的“2025年四川省打造進口三文魚集散中心推介活動”正在舉行。在四川和挪威雙方三文魚養殖、進口、加工、流通、航空貨運相關企業與商協會的共同見證下,超10億元訂單現場落地,包括美沿遠洋在內的一批四川本土企業,與挪威方面達成全新合作。而現場發布的“三文魚美食地圖”、“挪威無抗三文魚中國首發”等系列動作,讓進口三文魚集散中心的“脈動”加速跳動起來。
挪威無抗三文魚中國首發。
從全球第六到全球第三
中國三文魚市場越來越大
這已經是挪威海產局中國區總監畢思明第五次來到成都。作為一名地道的挪威人,這位挪威政府官員用中文名字表達了對深耕中國市場的信心。
“中國三文魚市場越來越大,成都也在成為越來越重要的三文魚市場,今年上半年中國進口三文魚同比增長39%,其中大多數都從成都發往國內各地市場銷售。”活動現場,畢思明表達了對中國特別是四川三文魚市場強有力的信心。
為此,他還專門準備了一張數據圖來證明中國市場正在發生的變化:截至2025年8月,中國已經成為挪威海產出口第三大市場,較上年躍升三個位次,同時中國也成為大西洋三文魚全球第六大市場,超越了該品類傳統消費大國巴西、西班牙等。
挪威是全球三文魚主要生產國,預計2025年該國生產三文魚將達到166萬噸,占全球總量的54%。在畢思明看來,盡管中國消費增速十分迅速,但潛力依然巨大。“三文魚在中國的年人均消費量僅有0.09千克,而韓國則是0.8千克,中國香港則是2.2千克,說明中國三文魚市場處于早期發展階段,我們非常期待中國在明年全球市場上的排名情況。”他說。
新鮮優質三文魚迅速上市銷售。
這種期待,正變成挪威三文魚企業在四川投下的一筆筆真實訂單。
當天與挪威海產局一同現身會場的,還有挪威諾德拉克斯三文魚生產有限公司中國區總經理李慶,此次他們與四川美沿遠洋食品有限公司簽下長期合同,將為四川提供優質穩定的挪威三文魚貨源。
作為挪威在北極圈內養殖深海三文魚的一家大型企業,諾德拉克斯三文魚年產量達8萬—10萬噸,是挪威國內非上市三文魚公司中規模最大的企業。此次不僅雙方簽訂長期合作協議,更是創新探索跨出新的一步:經由全球性綜合性認證與檢測機構梅里埃營養科學,為其頒發了中國首張挪威無抗(無抗生素殘留)三文魚養殖認證證書,標志著高品質挪威無抗三文魚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將推動更多挪威三文魚通過成都口岸走上中國消費者的餐桌。
“四川和四川輻射的西部市場大、消費增速快,未來也許還會通過成立合資公司的方式,繼續在四川加大三文魚市場投入,而且四川美食多,我們希望三文魚今后也能走進四川的美食清單中。”李慶說。
四川美沿遠洋食品有限公司三文魚生產線上,工人正在進行初加工。
運力+產業鏈+口岸能力
讓四川在三文魚“版圖”中更加重要
相較于北上廣深等成熟的三文魚進口和消費市場,四川作為中國西部內陸省份,此次舉行的推介活動,為什么得到了挪威方面和業界各方的高度重視?
東航冷鏈物流(上海)有限公司,以省外投資者的身份提供了第三方觀察視角。該公司作為中國東方航空旗下的物流公司,其借助東航800余架客機腹艙、18架全貨機等運輸能力,于去年7月與成都共同在雙流區打造了西部生鮮港。這個以三文魚為核心產品,正加快打造全國范圍內生產標準最高、規格最高、產業融合最高的三文魚加工廠,去年底就實現進出口額9.8億元,而今年上半年繼續實現快速增長,進口額同比增長40%。
“穩定的航線運力,不斷完善的產業鏈生態布局,再加上強有力的消費市場,共同支撐起了西部生鮮港的快速發展。”該公司市場營銷中心經理邱德俊介紹,目前生鮮港一期三文魚加工中心日均產能已從試運行階段的2—3噸,增加到目前的12噸,工廠產品近40%為成都本地銷售,剩余則分撥至上海、北京、廣州等地。
而這個加工中心的落地,也讓東航冷鏈從賣原材料魚向下游產品延伸,從原料貿易向深加工品轉型,不斷延長供應鏈服務,有了更多發展的想象空間。
在穩定運力和不斷延長的產業鏈支撐下,越來越多的三文魚“涌入”四川。成都海關所屬雙流機場海關關員張敏介紹,今年前7個月,四川進口冰鮮三文魚貨值同比增長18.5%,占全國同類產品貿易總額的12.5%,占比進一步提高。
然而,這些還不是四川打造進口三文魚集散中心取得快速成效的全部。
現場,有業內人士同時指出,“四川擁有萬億級食品加工產業規模,冰鮮三文魚加工處理能力居全國第2;借助中國國際航空“第三城”的硬實力支撐,成都早已實現全球三文魚主要原產國全覆蓋;成都口岸建立鮮活產品快速通關‘綠色通道’,進口貨物出關時間縮短至1.5小時以內等,共同推動三文魚市場不斷壯大。”
如今,來自全球的進口三文魚,90%以上落地成都再集散至全國各地。
剛剛抵港的挪威三文魚。
“川味三文魚”新IP上線
花式新消費來了
對于“世界美食之都”的四川來說,即便是追求極致新鮮的進口三文魚,只要進入四川,總能碰撞出新奇的火花。活動現場,省商務廳首批發布149家“三文魚美食地圖”,開啟了三文魚美食文化之旅。
缽缽雞口味三文魚、“二荊條辣椒 三文魚”發酵辣味魚生卷、“雙流冬草莓 三文魚”凝脂珊瑚凍、蒲公英撈挪威三文魚……推介會現場,一批現場品鑒和發布的創新融合菜,讓與會者味蕾與眼界大開,感受到了未來消費市場的潛力所在。
“依托川菜這一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菜系,我們將創新孵化‘川味三文魚’IP,持續加大對三文魚美食文化研究和產品開發。”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四川積極引進培育國際供應鏈企業和生產加工企業,支持企業冰鮮三文魚進口、加工、銷售全產業鏈發展,通過研發自主專利全自動生產線,開發川式調味三文魚醬、熏烤三文魚、罐頭等深加工產品,形成了從整魚進口到精細加工的完整產業鏈,實現產品附加值提升60%以上。
不僅于此,現場四川還同步授牌了以高校、園區、企業為主的8大三文魚美食文化推廣基地,擴大傳播三文魚的美味、營養、健康消費理念,培育消費習慣,引導擴大消費市場。
“隨著中國三四線城市的數量增多和消費層級增長,這些地方的三文魚消費市場增長顯著,而四川擁有輻射周邊近4億人口的消費市場,可以預想未來的增長空間有多大。”東航冷鏈物流(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方洪分析認為,今年上半年,該公司進口三文魚同比增長40%,三四線城市是消費主力,而這些消費群體正是通過電商直播等平臺渠道,實現了有效覆蓋。
方洪透露,目前該公司在西部生鮮港正加快打造品牌直播工廠,通過“加工廠+直播間”一體化的新型銷售模式,打破原有三文魚直播平臺的傳統,將進一步拓展新消費群體規模。
不僅如此,隨著成都逐漸形成良好的三文魚產業生態,在西部生鮮港二期規劃中,該公司還將在蓉打造高端水果分包加工廠、活海鮮暫養中心、先進醫藥運輸分撥中心等,共同打造冷鏈物流新基地,全面提升以三文魚為代表的優質消費品集散輻射能力。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
開放把朋友整得多多的
三文魚愛上四川,因為四川經濟是一片大海!四川人有N種方法,把一條三文魚安排得明明白白,讓你的舌尖服服帖帖……山海遠闊,不如一口三文魚鮮活!
“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 讓挪威三文魚在四川“集散”,這就是四川敢闖敢拼的真實寫照! 四川這首“魚歌”唱出了麻辣味!
從北極圈深海“無抗”三文魚,到成都高效的通關能力,再到超強的三文魚加工及消費能力。世界美食之都的廚房,從來不缺想象力。
“三”思而行,“文”道而來,“魚”之合作,共謀發展!
深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