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記者 張彧希 張明海 陽菲菲 /文 肖雨楊 /圖
生產效率提高2.5倍、人員節約57%、節水34%、出酒率提高2%-3%、優級率提高10%-15%、年降本4000萬元……這是洋河股份智能釀酒115車間“產出”的數據。
8月7日,四川日報全媒體調研組走進江蘇宿遷,來到這個智能釀酒車間。灰白相間的廠房內,一根根鋼架和各類機械臂縱橫交錯,一臺臺紅色的AGV小車整齊排列。與傳統的釀酒車間相比,這里散發著獨有的“工業之美”。
洋河智能釀酒115車間
雖然正處于酒企高溫假期間,車間沒有生產,但車間技術負責人還是饒有興致地向記者介紹起了生產過程。“這是打散輪,用來將不銹鋼網帶上的酒醅打散、炒拌;這是加曲機,便于將曲粉均勻地加入酒醅中。”在這里,釀酒物料依次進入智能自動化設備,進行配料、裝甑、蒸煮、攤晾、出醅等工藝操作,不僅有效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還提高了工藝參數執行的準確性。
洋河智能釀酒115車間
該車間運用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對傳統釀酒生產進行改造,整個釀酒生產過程由中央控制室控制,可視、可知、可分析、可控制,是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智能化車間,也是國內目前白酒行業智能化程度最高的生產線之一。
江蘇洋河文化旅游運營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學告訴記者,作為中國白酒產業的頭部企業,洋河以“智改數轉”為抓手,鍛造新質生產力。回顧洋河“智改數轉”之路,十年磨一劍,經歷了探索期、變革期、融合期。2013年,洋河啟動以ERP為核心的“前中后臺一體化”數字平臺建設,實現研產供銷的集成化管理和人財物的科學調度,大幅降低供應鏈運營成本,持續提升響應速度和內控水平。2018年,洋河先后建成行業第一個智能化工廠、發布行業第一款數字化產品,加快傳統企業“智改數轉”進程。
洋河智能釀酒115車間
在宿遷,洋河的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當這個行業龍頭叫響“智慧洋河”的口號時,宿遷酒企紛紛躍躍欲試。
8月8日,調研組走進與洋河一墻之隔的江蘇乾隆江南酒業股份有限公司。在古黃河穿流而過的園區內,一場傳統企業面向未來的數智化改造正悄然鋪開。
“等高溫假一結束,我們的機械設備就陸續進場。”乾隆江南酒業工作人員張淑梅指著面前一個巨大的廠房說,公司投資5000萬元對這里進行數智化改造,項目正緊鑼密鼓地實施。
當前,我國智能制造向高端化躍升提速,宿遷酒業傳承千年的酒香,也在一座座數字化、智能化的現代工廠中得以延續提升。圍繞培育千億級綠色食品產業,宿遷通過政策扶持、技術改造等舉措,推動釀造(酒)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在宿遷,食品制造業(白酒)行業標識解析二級節點發展態勢強勁,截至目前,累計標識注冊量36.86億,標識解析量28.4億。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