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記者 王若曄
開欄的話
人們生活在這顆蔚藍的星球,地理悄無聲息地影響著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一切行為活動都與地理息息相關,地理是文明起源的起始,是人類生存的容器。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地理ID。
一眼四川,半個中國。“天府之國”四川處于我國地勢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擁有除沙漠、海洋以外的所有地形地貌,橫斷山脈在此揮毫潑墨,長江黃河在此分道揚鑣。是什么力量塑造了現在的山河表里?為什么在同樣的區位發生著劣勢與優勢的轉換,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山河間隱藏著打開發展密碼的鑰匙。
從山川,看四川。川觀智庫省情研究所上線“山河志”欄目,我們將從自然地理的視角探究大千世界、再感知認識四川,深入再現每個地方自然人文景觀的獨特本質,洞察其與瞬息萬變經濟世界的關聯。一起開啟這場絕妙旅程,見山見水見自己!
幺妹兒、幺妹兒!
在四川、重慶等西南地區,你可能常會聽到這樣一聲親切的“幺妹兒”,這是對家中最小女孩的愛稱,代表疼愛和寵溺,也是對年輕女娃兒的喜愛。
青藏高原群山之中,也有一位“幺妹”。將視野聚焦四川西部雪域秘境,四姑娘山宛如四位婀娜多姿的少女。大姑娘山,海拔4000米之下的高山草甸美如畫,二姑娘山、三姑娘山,山尖削險峭,峰頂狹窄如城堡、終年積雪。而“排行”最小的幺妹峰“個頭”最高,以6247.8米的海拔冠絕群山,被譽為“蜀山皇后”。
在成都市龍泉山上眺望桃花掩映的幺妹峰。譚曦 攝
今年7月,四姑娘山迎來“大考”。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委派兩名世界地質公園評估專家,來到四姑娘山地質公園進行實地考察評估,這也是四姑娘山拿下“世界級稱號”的最后一關,結果將于2026年世界地質公園亞太會議宣布。
教科文組織為世界地質公園確定四大要素,分別是具有國際價值的地質遺跡、促進當地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等的管理方式、顯示度和交流合作。用一句話概括——“頌造化之神奇、謀區域之長興”。
“迎考”世界地質公園,以“幺妹”為代表的四姑娘山究竟有何特別?
01 幺妹,你好漂亮
2011年,一支法國登山隊從北壁登頂幺妹峰,將登頂路線命名為“你好漂亮”。
你好漂亮,是許多人看到幺妹峰的第一感受。
幺妹峰流云。四姑娘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供圖
“馬路轉彎,雪山現身,直觀的沖擊,被風景淹沒?!鼻安痪茫虾4髮W生唐云之的畢業旅行打卡了“人生第一座雪山”,在朋友圈記錄下這次“初見”。在貓鼻梁觀景臺遙望雪山,群山之中,神女佇立,大妹、二妹、三妹、幺妹依次排開,云帶纏繞幺妹峰山腰,如凌空起舞的女神,絕美至極。
對于居住在成都的人們,與巍峨的雪山對望,可能只需要推開一扇窗。
2008年,也是在7月的一天清晨,成都市民在市區拍攝下遠方的雪峰,引發各方猜測,最終證實這座雪山為幺妹峰。在由成都觀山愛好者總結的2024年觀山報告中,成都人62天推窗見雪山,其中幺妹峰出現了35次,創下8年以來的最高出現紀錄。
市民在成都市雙流區的建筑上眺望幺妹峰。何海洋 攝
回望歷史,很難想象,幺妹峰坐了很久的“冷板凳”。長久以來,處于華西雨屏帶邊緣的幺妹峰,常年隱匿在云霧中,偶爾才露出真容。這是一座被傳說包裹的嘉絨神山,長久不為外界知曉。
如果追溯到首次地理發現,距今不到100年。1929年夏天,華西協合大學(今四川大學華西校區)前副校長、化學教授蘇道璞(C.M.STUBBS)在都江堰一寺廟附近,觀望到一座西北方向的巍峨雪山,并記錄下這座山峰的海拔高度與地理方位。
前排從右往左數第三位為蘇道璞。 圖片來源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在雨霧中堅守了兩個星期后,他盡量確定了這座山峰位置:位于其西北偏北方向42公里,海拔6200±100米。”
當時,蘇道璞觀測到的這座山峰就是幺妹峰,隨后由瑞士地質學家、探險家阿諾德·海姆記錄在其1933年出版的著作中,“可能是這片山域中最高的山峰,擁有大面積冰川,位于灌縣以西65—70公里、以北10—18公里,可以沿著皮條河,從臥龍關出發抵達。”灌縣就是今天的成都都江堰市。
阿諾德·海姆根據所謂的“新發現者命名”原則,鄭重地將這座海拔6200多米的山峰,命名為“蘇道璞峰”,向這座山峰的發現者致敬。距離成都僅200多公里的幺妹峰,長久以來像蒙著面紗的星星,終于被“星探”發現。
值得一提的是,90多年后,幺妹峰重新測量了“身高”,6247.8米,與蘇道璞最初觀測數據相差不大。
晨光中的四姑娘山與八角棚海子。王達軍 攝
從1980年開始,四姑娘山的名字開始頻繁在公開刊物現身,正式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中。
據1981年《四川日報》報道,當年四姑娘山首次接待外國登山隊,“將有日本、英國、美國、瑞士和意大利等國家的登山旅游團體前來攀登和登山旅游?!?/p>
但是一個現象頗令人意外,在2000年以前的報道中,“幺妹峰”出現次數寥寥,那“幺妹峰”這個名字是怎么流傳起來的?
在當地,四姑娘山被稱為“斯古拉柔達”。1971年,中國開展大規模地理測繪,“斯古拉”轉音成為“四姑娘”,作為最高那座山峰(即幺妹峰)的名字,而與之并列的其他三座山峰,則依次命名為三姑娘山、二姑娘山、大姑娘山。在民間,四姑娘山盡管最高,但排在“四個姑娘”的最末,于是便有了“幺妹峰”的昵稱。1993年,《中國登山指南》將“幺妹峰”作為正式名稱進行標注。1994年,四姑娘山被列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旅游開發、媒介傳播讓“幺妹峰”名揚四海。
揭開面紗,四姑娘山連同幺妹峰走出深閨,走向世界。
八角棚海子倒影中的四姑娘山 曾凡榮 攝
02 地質“百慕大”
每座名山都包裹著神話。
關于四姑娘山的由來,有許多故事流傳,廣為人知的是,四姑娘山原是山神阿巴朗依的四位女兒,惡魔墨爾多意圖霸占未果,惱羞成怒引發洪水,四位女兒化身雪山阻擋洪水,守護一方平安。
無論哪個版本,都有著共同內核。最柔美的名字,致敬最堅硬剛烈的山峰。
從外形看,幺妹峰勾勒出的輪廓棱角分明,尖銳的三角形峰,直指蒼穹,兩側的山脊像鋒利的刀刃。尖峰主要由花崗巖構成,這種灰白色的巖石質地堅硬,加上瞬息萬變的天氣,是比珠穆朗瑪峰還難登頂的存在。
神話之外,山有自己的地質史。
3.5億年前,四川還在古特提斯洋的碧波之下。2億年前,強烈的地殼運動,板塊間的劇烈碰撞、擠壓,發生了滄海桑田的海陸變遷,原本沉睡在海底的巖層被頂出水面。
6500萬年前,新的造山時代開啟,也就是著名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印度板塊向北俯沖于歐亞板塊之下,地殼發生強烈的褶皺隆起、變形和巖漿活動。隨著青藏高原的整體抬升,四姑娘山地區慢慢拔地而起,與東緣四川盆地的高差越來越懸殊。最近10萬年的快速抬升更是讓幺妹峰沖破6000米大關,成為邛崍山脈第一高峰。
冰川是最后的“造型師”。在第四紀,凜冬到來,地球進入了冰河時代,冰川強烈的作用,為山體大刀闊斧地“整容”,把山脊磨成刀刃般的鋒利線條,把山谷刻成U形的寬闊通道。1萬年前氣候轉暖后,豐沛的雨水和融雪形成密集的溪流,切割出深達千米的峽谷,造就了幺妹峰的非凡。
當人們來到幺妹峰,抬頭仰望這座“蜀山皇后”——山風掠過冰原裹挾著寒意,山的層層褶皺,是長期復雜地質運動鐫刻的密語,記錄著山的“年輪”。
四姑娘山所在的喇叭巨型造山帶十分奇特,主要變形發生在晚三疊世,彼時恐龍逐漸繁盛。這一階段,地質構造演化過程復雜,是世界造山帶研究的難點區域。而四姑娘山所在地區典型、強烈的變形變質特征,是古特提斯造山系中最精彩的一段。
四姑娘山實景三維。四川測繪地理信息局供圖
漫長地質運動中,四姑娘山地區形成眾多褶皺,其中“西康式”褶皺最具代表——這是最早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許志琴提出的,一種受雙向擠壓而成的軸線為傾斜的同劈理褶皺??芭c世界著名的彭尼內型褶皺和侏羅山型褶皺媲美,后兩者是西歐地質學家在研究阿爾卑斯造山帶時提出的。
西康式褶皺。 王若曄 攝
“西康式”褶皺重重疊疊、此起彼伏,仿佛海的波浪,又如蛟龍騰飛,也像大號“花卷兒”?!斑@里曾是一片深邃的海底,歷經億萬年的時光,躍升成極高山。受到多方擠壓,巖石蜿蜒向上,又急轉彎向下,極具動態韻律感,極致的自然造化之美。”旅游地質專家郭建強這樣形容。
西康式褶皺。 王若曄 攝
專業術語或許有些拗口,簡單總結一下,這里是地質“百慕大”,夠稀缺、夠獨特,很有辨識度、極具代表性。而這些世界級地質奇觀正是四姑娘山申創世界地質公園所握的“金鑰匙”。
來四姑娘山,不僅是看山。冰川對山的塑造,也是幺妹峰區別于其他山脈的地方。對比冰川和流水對山的塑造,自然資源部首席科學傳播專家、地質旅游專家李忠東這樣描述,“中低山形成主要由流水沖刷侵蝕,水至柔至軟,所塑造出來的山體自然圓滑柔美。而四姑娘山長期覆蓋冰體,堅硬性剛的冰川,對山體產生刨蝕、側蝕更為直接,它就像刀斧一般,雕鑿出形態尖銳,線條粗獷硬朗的山體。”
冰川流動侵蝕地表形成的寬谷,恰是眾多美景的薈萃地。四姑娘山景區著名的雙橋溝、長坪溝,便是典型的冰川U谷。雪山巍峨,冰川消退后,留下溪流汩汩、草甸旖旎,紫色和黃色的小花在風中搖曳。只要你留神,就能發現萬年變遷留下的蛛絲馬跡。
雙橋溝。 王若曄 攝
而由第四紀古冰川產生的古冰斗,積水成湖,形成了許多美麗的冰斗湖,也就是海子。海子如明鏡,觀照出幺妹峰的絕美倒影。清晨黃昏,云絮掠過,為幺妹峰披上夢幻輕紗。夜晚,天空像深藍色的綢緞,星光月影灑落雪原,萬籟俱寂。
八角棚海子 攝影/黃繼舟
奔流不息的江河,是四姑娘山躍動的血脈。在四姑娘山鎮,奔騰的河水日夜奔涌,其源頭正是四姑娘山的冰川融水——這股水流一路匯聚,最終注入大渡河,成為長江支流岷江的最大支流。而在山的另一側,冰川融水孕育出正河,與皮條河相擁后,便沿著蜿蜒的山谷緩緩流淌。它穿過大熊貓棲息地臥龍秘境,途經映秀,化作岷江的重要源流,最終匯入成都的“大水缸”紫坪鋪水庫,千年來潤物無聲,滋養著廣袤的四川盆地。
03 高冷雪山的“靈”面
20世紀初,英國探險家、植物學家威爾遜,在日記中記錄下臥龍和四姑娘山生長的沙棘:
“沙棘常見于河道兩旁,植株的變化從矮小有刺的灌木到高達25英尺的喬木,它細長、背面銀灰色的葉片與周圍鮮綠色的喬木、灌木形成了令人愉悅的對照?!?/p>
沙棘在青藏高原并不新鮮,難得的是本屬小喬木的沙棘樹,在四姑娘山地區罕見地生長成高大喬木,樹高10余米,分布海拔最高至4200米。
在四姑娘山地區,不僅是沙棘“獨樹一幟”。四姑娘山獨特的地質構成和氣候條件,帶來原真性極佳的高山自然生態系統,孕育了多種奇特而珍貴的寶藏動植物,說是珍稀動植物“寶庫”毫不夸張。
獨葉草,起源迄今有6700萬年,比始熊貓和珙桐都早,是我國特有孑遺植物,對生存環境要求近乎苛刻,被認為是生態環境的“天然指示器”。四姑娘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供圖
安置的紅外相機在四姑娘山拍攝到的幺妹峰與雪豹同框畫面。四姑娘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供圖
黃花杓蘭。四姑娘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供圖
四姑娘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數據顯示,四姑娘山片區富有2000余種高等植物,300余種脊椎動物,珍稀瀕危植物數量大、分布廣,其中高山花卉植物的資源非常豐富。
威爾遜曾將四姑娘山地區多種野生花卉引種到了西方國家,比如在英國皇家植物園,就盛放著岷江藍雪花。這種“小藍花”漂洋過海,如今廣泛應用在西方園林中。
大花紅景天。四姑娘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供圖
世代靠山而居的村民,巧妙利用自然資源,花卉圖樣繡進了衣服荷包,山間巖石經過加工和堆砌,累成堅固耐用的房屋墻垣。
雪山下的村鎮,自然靜謐,特色濃郁。從1980年開始,村鎮多了些陌生人,來自各個國家的登山愛好者與攝影者愛好者前來拜訪,一仰四姑娘山風采。隨著旅游開發更進一步,更多游客蜂擁而至。
四姑娘山攀冰。四姑娘山景區供圖
40多年間,來來往往的人們在四姑娘山地區留下形形色色的故事——幺妹峰上鐫刻了中國自由攀登的歷史,嚴冬冬等年輕的登山者追逐夢想、向上攀登、找尋人生的高度?!懊倒褰憬恪标愅垡M大馬士革玫瑰,讓這里成為全球海拔最高的大馬士革玫瑰產地,高原之花走進“玫瑰之國”保加利亞。原始冷杉林間,來自浙江德清的鋼琴奏響樂曲,音樂緩緩流淌,記錄了浙江對口幫扶四川一家親……
村鎮新添了民宿、咖啡館,世代生活在這里的村民,放牧、農耕之外,有了新的生計,吃上了“旅游飯”。
高冷的雪山,是戶外天堂,30余條冰瀑、20余條經典徒步路線、400公里越野跑路線……無論是登山、攀巖、攀冰、滑雪等硬核挑戰,還是觀鳥、觀花等輕緩漫游,都能讓人以最親近的姿態,觸摸四姑娘山的凜冽與溫柔。
游客在四姑娘山的雪野中游覽。尹鋼 攝
年輕的登山向導王坤,從小在雙橋溝長大,在山里挖蟲草。大學畢業后在成都工作一段時間,最終還是回到了魂牽夢縈的家鄉,拿起冰鎬成為一名登山向導,“父母輩守著攤位賣些藥材、紀念品,姑娘們大多成了導游,小伙子們大多當登山向導,年紀稍長的就做馬幫。一家人,都和這山綁在一塊兒。”王坤這兩年明顯感到,四姑娘山戶外運動越來越熱,“淡季都有上千人,高山救援隊、營地基礎設施也更加完善?!?/p>
“靠山吃山”——年輕的人們與祖輩吃到不一樣的東西。
攀爬四姑娘山。黃繼舟 攝
04 世界的“幺妹”
由四川走向世界。四姑娘山申創世界地質公園,從2022年到現在,這項工作已經持續4年。
如果成功“領證”,四姑娘山地質公園將成為四川第4個世界地質公園。更重要的是,將成為青藏高原東緣橫斷山區第一個世界地質公園、全球極高山最多的世界地質公園。
而這張“世界級名片”,讓更多人認識了解四姑娘山地質奇景的同時,也將為當地發展賦能。
幺妹峰。博德彌亞·阿福 攝
在小金縣相關負責人看來,這是小金邁向世界舞臺的關鍵,將推動生態保護、科普教育、文旅融合實現跨越式發展。
四姑娘山地質公園包括6個鄉鎮全域,距離幺妹峰40公里的沃日鎮就是其中之一。在官寨村,夏日薔薇、百合開得正盛。
村民三珍從樹上摘下桃子,遞給在小院內閑聊的江蘇客人。2006年,三珍重修了房屋,在村里最早做起民宿??恐N植蘋果和經營民宿,一家人的生活有滋有味。
“民宿的名字‘古碉人家’就是客人幫忙起的。十幾間客房,旺季基本住得滿滿當當?!比溆行┻z憾,房子修得太早,對比現在的接待標準,房間當時再修大點就好了。
三珍話不多,但當客人問起游玩的攻略,他像打開話匣子一樣滔滔不絕地介紹起自己的家鄉,“往上開看四姑娘山,往下開2公里,去理(縣)小(金)路,你別看路不長,雪山、森林、河谷、草甸,看得你眼睛挪不動……”
四姑娘山下,正在舞蹈的群眾。王若曄 攝
數據顯示,2024年,四姑娘山景區年度游客量首次突破200萬人次,創下歷史新高。這份熱度在周邊村莊有更具體的落地。小金縣沃日鎮黨委書記馬永健說,全鎮有70余家旅游接待戶,1000個左右床位。7至11月的旅游旺季,去年留客量近7萬人,同比增幅40%。拿下“世界級”名片,相信能帶給村莊更多實實在在的紅利。
“頌造化之神奇、謀區域之長興”,保護和利用一體兩面。朝著世界地質公園邁步的四姑娘山,按照國內頂流設計院為其量身定制的規劃,對標阿爾卑斯山,目標是打造成世界級戶外運動休閑目的地。
幺妹峰下的村莊。劉善文 攝
對標“世界級”,交通、基礎設施、空間規劃都是挑戰??梢钥吹降氖?,相關基礎設施、山地戶外和生態旅游產品產業體系正在加快完善。
夏天從成都出發,沿著318國道向四姑娘山前進,細心的朋友或許會注意到,道路下方河谷矗立著一排排橋梁樁基。
正在建設中的都四齒軌鐵路,圖片攝于2024年秋。李旭 攝
這里正在修建的,正是全國唯一的山地動車——“都(江堰)四(姑娘山)”山地軌道。預計2027年底,游客便能坐著“雪山旅列”,穿梭在密林和峽谷之間,從都江堰至四姑娘山鎮的通行時間將由現在的3至4小時縮短為2小時以內。
從地理坐標蝶變經濟坐標,共同期待“蜀山皇后”的好消息!
策劃:賴永強 張守帥
統籌:王代林 劉莉 張運驕
作者:王若曄
海報:汪銀
圖片:C視覺、四姑娘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四川測繪地理信息局
制圖/視頻:四川省地質調查研究院地球物理調查研究所、四姑娘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
科學支持:四川省地質調查研究院地球物理調查研究所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
見山見水終見自己。
四姑娘山沖刺世界地質公園,不僅是對其地質奇觀的認可,更是青藏高原東緣地質研究走向世界舞臺的重要一步。
從“蘇道璞峰”到“幺妹峰”的命名變遷,既藏著地理發現史,也映照著本土文化對自然景觀的情感賦值,讓雪山有了更鮮活的人文溫度。
沙棘成林、珍稀動植物共生,四姑娘山的生態寶庫屬性,提醒著申遺成功后需平衡保護與開發,避免“世界級名片 淪為過度商業化的工具。
雪山、森林、河谷、草甸,"蜀山皇后"自然造化之美。
山地動車的修建將縮短時空距離,但如何在交通升級中守住雪山的“高冷”與原始感,是文旅融合的關鍵考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