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批復同意自即日起2年內開展北京城市副中心、蘇南重點城市、杭甬溫、合肥都市圈、福廈泉、鄭州市、長株潭、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重慶市、成都市等10個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
據介紹,此次改革試點,將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等10個地區展開。這些地區經濟發展基礎好,2024年經濟總量合計超過全國的四分之一,在此進行改革試點,影響力大,牽引性強。
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市場所研究員劉方介紹,10個試點地區中,有6個屬于城市群都市圈,在這些地區開展試點,有利于通過搭建跨區域要素市場一體化平臺,探索推動要素跨區域自由流動,安全高效共享的經驗。
國家發展改革委體制改革綜合司司長王任飛表示,要素改革涉及領域廣,不同要素的市場化程度差異較大,面臨的矛盾和問題不同,加上各地發展基礎和資源稟賦也不盡相同,很難做到“齊步走”。所以采取在10個地區開展試點方式推進,這體現了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
此次開展的要素市場化改革,不僅涉及土地、勞動力、資本等傳統要素,還涉及技術、數據等創新要素。其中,在技術要素方面,將著力推進技術協同創新、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運營,重點解決科技成果轉化等問題。在土地要素方面,將持續深化產業用地市場化改革、盤活存量土地和低效建設用地,推動土地要素集約高效配置。
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體管所室主任王琛偉表示,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是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關鍵環節和內在要求,是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內容,對于進一步打破區域間市場壁壘,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