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達州頻道 劉曉慧 文/圖
9月8日晚,巴山大劇院內鑼鼓鏗鏘、唱腔悠揚,由中共達州市委宣傳部、達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的川渝兩地巴渠河川劇藝術交流演出在此上演。來自川渝兩地的戲曲藝術家聯袂獻藝,為觀眾帶來一場融合傳統與現代、視聽俱佳的藝術盛宴。
演出在經典高腔戲《闔宮歡慶》中拉開帷幕,該劇以花旦做工見長,演員通過細膩唱腔與肢體語言,展現人物情感與心理變化。緊接著上演的胡琴戲《賣畫拍門》出自大戲《日月圖》,丑角靈動詼諧的表演、“矮樁”“扇舞”等絕技頻頻引發觀眾笑聲與掌聲。
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渠縣耍鑼”同樣驚艷四座。渠縣耍鑼是產生并流傳于四川渠縣的地方民間打擊樂藝術,以豐富的情感表現為特色,由鼓、大鑼、镲子等六種樂器組成。現場,演員們巧妙結合川劇變臉、噴火等特技表演,將氣氛推向高潮。
隨后,來自巴中市巴州區川劇保護傳承中心帶來了《石懷玉驚夢》。壓軸登場的則是現代川劇《巴巴掌·苞谷粑》,該劇取材于達州大竹抗日將領范紹增的真實事跡,展現川人英勇抗日和知恩圖報的品質。
整場演出集中呈現了巴渠河川劇的獨特魅力。作為川劇的重要分支,巴渠河川劇融合巴渝文化與地方民間藝術,唱腔中融入巴渠民歌元素,表演既貼近生活又充滿藝術張力,彰顯出深厚的地域文化價值。
據了解,近年來川渝兩地在文聯、劇協推動下,持續深化劇目共創、人才共育、非遺共護等多方面合作,讓巴蜀文化在協同發展中煥發新活力。四川省戲劇家協會副主席、秘書長杜林表示,此次演出不僅為川渝戲曲人搭建了展示才華、切磋技藝的平臺,更讓我們看到了傳統戲曲在新時代傳承發展的蓬勃生機。希望川渝兩地戲曲同仁能進一步加強溝通協作,深挖巴蜀文化底蘊,創作出更多反映時代精神、貼近群眾生活的精品力作。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