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暮冬
阿壩州擁有形態多樣的農牧業、多彩絢爛的民族文化、優越的生態本底,推動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條件絕佳、基礎厚實、優勢明顯。
圍繞加快建成國際生態文化旅游目的地,阿壩州充分開發農牧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多元價值,加速推動讓農耕非遺“火”起來、鄉村文物“活”起來、鄉村演藝“熱”起來、農牧節慶“歡”起來。最終實現鄉村“引”客、民宿“留”客,加快打造高原農文旅融合促鄉村振興的典范。
一、以精品景區建設為抓手,消除全域旅游的鄉村留白
阿壩州文旅資源富集,全州共有A級旅游景區117個。圍繞放大景區的示范帶動和輻射作用,阿壩州一手用好景區創建這個平臺抓手,一手推動沿線鄉村景區化,加快全州全域旅游業態打造。
鎖定目標,一張藍圖繪到底。景區是發展旅游的載體和平臺,是聚人氣、賺財氣的主要支撐。錨定放大精品景區的輻射帶動作用,阿壩州以發展全域旅游為目標,結合各層級A級旅游景區創建實際,在規劃上力求與周邊農牧區“一張圖”、基礎設施建設上“一張網”、景觀布局上“一條線”。在此基礎上,實現串點成線、連線成片,打造更多鄉村旅游的支撐點,消除全域旅游的鄉村留白。
立足實際,努力讓鄉村變景點。發展鄉村旅游,必須打造彰顯阿壩州特色的多元立體農業景觀群落和鄉村旅游產品。在實踐中,阿壩州根據各地農牧業產業發展基礎、基地建設情況、精品民族村寨等資源稟賦,整合農業景觀、人文景觀和大地景觀,大力推動農業產業基地景區化、民房客房化、產品商品化。例如,結合農業景觀資源和基地景區化建設,打造金山玫瑰基地等一批精品休閑觀光農業園、鄉村旅游綜合體、田園綜合體。
截至目前,全州已創建汶川云上龍溪生態文化旅游區等50余個以鄉村旅游為主的A級旅游景區,實現“一個A級旅游景區輻射帶動一批村寨農業轉型升級”。
二、文化賦能、活動添彩,讓高原鄉村旅游更有競爭力
目前,全州已有世界“最佳旅游鄉村”1個,全國旅游重點村、省級旅游重點村等數量位居全省前列。圍繞放大鄉村旅游的乘數效應,阿壩州深入挖掘豐富的民族文化內涵、創新開展賽事和商業活動,不斷提高全州鄉村旅游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文化賦能,實現鄉村旅游更有內涵。阿壩州深入挖掘傳統手工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通過帶徒授技和產業化改造等方式,把藏香、祥巴、唐卡、藏羌織繡等手工藝品成功轉化為文創商品。同時,立足地方和民族文化特色,豐富農牧產業文化內涵、講好品牌故事,將 “汶川三寶”、金川雪梨系列產品、茂縣水果等優勢特色農畜產品轉化為旅游商品。支持以傳統民居、非遺民俗為核心的特色民宿發展,建成嘎爾莊園國家甲級民宿,形成林水間、羊茸哈德、云里霧里櫻花里等一批高品質民宿,以及金川牧馬山、小金長坪村、汶川水磨鎮、理縣孟屯河谷等一批民宿集群、民宿村寨。
活動添彩,打開鄉村旅游更多空間。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關鍵在跨界,重點在融合。阿壩州結合實際,先后打造“阿來書屋”“熊貓郵局”和中國古羌城、非遺小鎮等一批跨界融合新場景。在此基礎上,持續舉辦雅克音樂季、“環四姑娘山超級越野跑”、“半脊峰冰雪登山大會”等活動,探索出阿壩州“跟著賽事去旅行”體旅融合的新模式。
今年,紅原縣首次攜手中國少數民族體育協會,推出首屆全國射御運動會,共接待游客22萬人次、旅游收入2.185億元,實現“叫好又叫座”。
三、全方位多維度營銷,阿壩旅游加快出圈
品牌就是口碑,就是市場和影響力。近年來,圍繞打造形塑鄉村旅游品牌,阿壩州加快打造立體營銷體系,成功策劃出一批創意營銷事件,讓雪域高原的鄉村旅游金色名片越擦越亮,加快走出國門。
構建立體品牌傳播體系。近年來,阿壩州依托國家級和省級主流媒體、專業旅游交易網站和新媒體平臺,培育網紅IP提升品牌效應,持續做響“了不起的阿壩非遺”“下一步理小路”“書中賦有阿壩州”“中國戶外第一山”“人生的第一座雪山”“南國冰雪旅游勝地”等品牌。
借勢營銷激活市場熱度。今年以來,先后邀請董宇輝團隊在阿壩開展“與輝同行閱山河”活動,帶領網友感受阿壩的包羅萬象,“美到犯規”爆紅網絡。開展“天下九寨溝·大美阿壩州”全國行宣傳推介北京站活動,話題全網瀏覽量達6700萬人次。全州鄉村旅游品牌借船出海、不斷出圈。
強化交流促進合作共贏。邀請越南、日本等境外旅行社和知名企業代表深入阿壩州開展文旅交流及踩線活動,與上海等國內客源地深度合作。今年暑期,憑借提前“深度種草”、“溫差引力”,阿壩州成為暑期避暑的熱門之選。OTA平臺數據顯示,阿壩州暑期旅游人次同比增速居四川省第一,阿壩州入選美團旅行“小眾避暑目的地”增速排行榜、九寨溝入選美團旅行全國十大避暑游目的地。
(推廣)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