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百年師范名校邂逅科創熱土,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9月7日,記者了解到,長沙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日前發布湖南師范大學科創校區第二至第六組團建設項目啟動勘察、設計招標計劃,占地約1200畝的“超級校區”即將在湘江科學城核心區揭開面紗。
五大組團曝光,解碼“學研產城”融合藍圖
湖南師大科創港校區選址湘江科學城核心區域,用地面積約1200畝,東至生態廊道西邊線,西至白庭路,南至花塘路,北至萬家麗路西延線。校區規劃分三期建設(一期、二期、遠期工程),建成后將與湖南師大現有5個校區(二里半校區、南院校區、咸嘉湖校區、張公嶺校區、桃花坪校區)形成“互補呼應”格局,有效破解現有校區分散的發展瓶頸。
招標文件勾勒出清晰的“造城邏輯”:新校區以“理、工、文、醫交叉融合”為辦學理念,規劃五大功能組團,構建“從生活到科研”的閉環生態。
根據招標公告,此次招標范圍涵蓋科創港校區核心功能區,具體包括:第二組團聚焦學生生活配套,建設學生宿舍3-6棟及田徑場,為未來師生提供宜居運動空間;第三組團包含公共教學樓、食堂后勤附屬用房及校園道路工程,構建校區教學與生活服務核心;第四組團以圖書信息中心為核心,打造智慧化知識服務平臺;第五組團集中布局高端科研平臺,包括測試與信息資源服務中心、電子技術與機器人創新研究中心、人工智能與先進計算科創中心、量子效應及應用技術創新平臺、未來技術研究創新中心及會堂,凸顯“科創”核心定位;第六組團設立分子科學與工程創新研發研究中心,主攻化工新材料領域前沿研究。
百年師大“重倉”湘江科學城,為何是這里
對湘江科學城而言,師大新校區的意義遠不止“多一所大學”。項目預計承載超萬名師生,為區域輸送師范教育、人文社科、人工智能等領域人才,補強長沙“人才結構短板”;科研轉化網:高端科研組團的實驗室,可直接對接長沙人工智能、生命科學等產業需求,加速“論文里的成果”落地轉化;城市吸引力:從宿舍到圖書館的配套完善,能顯著提升區域宜居度,讓“科學家、創業者愿意來、留得下”。
作為學校“雙一流”建設的關鍵載體,科創港校區將以“新工科”為核心,重點布局人工智能、量子科技、信息科學、生物醫藥、化工新材料、空間計算等新興交叉學科。通過強化“科教融匯、產教融通”,校區將打造國際一流的科教創新綜合體,為湖南乃至中部地區培育高端創新人才。
按照招標計劃,項目勘察設計招標擬于2025年9月30日啟動,這座承載著百年師大使命的“科創載體”,正進入建設倒計時。
來源丨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王翊瑋)
編輯丨夏鴻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