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工作人員在成都市溫江區的草莓智慧工廠查看草莓生長情況。
川觀新聞記者 何海洋
9月7日,當最后一批觀眾走出第十一屆四川農業博覽會展區,四川中農億享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農億享)副總經理孟捷仍被客商團團圍住。“馬來西亞水果商當場發出邀請,希望我們把植物工廠整體方案搬到當地。”他興奮地說。4天時間里,這座由LED燈與營養液“點亮”的智慧農業展臺,成為農博會最熱門的打卡點之一。
2023年12月4日,科研人員在中國農業科學院都市農業研究所實驗室從事草莓研究。
2023年12月4日,中國農業科學院都市農業研究所實驗室內的草莓長勢良好。
從“會”種到“慧”種,一字之差背后是一條完整的科技產業鏈。作為中國農業科學院都市農業研究所孵化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農億享已在成都溫江建成西南地區首個規模化植物工廠生產型園區,可一次性種植300余種植物。草莓智慧工廠采用立體種植,在占地1300多平方米的生產車間里,每天產量可達400斤、全年產量73噸,是傳統地栽草莓產量的30—40倍。
2025年9月7日,草莓智慧工廠自主研發的智能化施肥機,技術人員在設置參數。
“我們不再看天吃飯。”孟捷介紹,“營養液替代土壤,LED光譜取代陽光,溫濕度、CO濃度全部由AI算法進行實時調節,產量可達地栽的8—10倍,節水90%,全程零農藥。”
9月4日,農博會上展出的食用生態魚,每條魚都佩戴著獨立ID,記錄魚生長的詳細數據。
9月4日,農博會上展出的農業巡檢機器人,搭載深度相機、多光譜相機及各類傳感器,能對作物生長、病蟲害、氣象墑情等進行全維度監測。
早在2023年12月,中國農業科學院都市農業研究所的科研團隊就已系統開展草莓栽培技術研發。如今,首批由植物工廠培育的粉色、白色乃至黑色草莓將于本月上市。它們果形飽滿、甜度出眾,且全程零農藥,雖價格略高于普通草莓,但營養與口感更具優勢。
9月4日,農博會上展出的AI采摘機器人,安裝有高光譜攝像頭,能精準采摘水果并將其放入筐中。
孟捷透露,未來還將推出更多價格親民的新品種果蔬、藥材和花卉。 植物工廠是四川智慧農業加速推廣的縮影。截至2024年底,四川共獲評4個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示范基地,16個案例入選全國智慧農業建設典型案例;220個國家級、省星級現代農業園區實現信息技術在生產、經營、管理、服務中的多維度運用;建設智慧農業應用場景333個。
9月5日,來自巴基斯坦的客商在農博會上了解植物工廠的相關信息。
“下一步,我們將把植物工廠微型化,做成集裝箱式‘育種加速器’,30天即可完成一季草莓育苗,為川西高原、東南亞熱帶地區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孟捷表示,企業已與馬來西亞、泰國簽署意向協議,年內有望實現技術出海。
9月4日,農博會上展出的食用菌生產移動智能方艙,能實現智能控溫,模擬食用菌的生長環境。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
希望千家萬戶都慧種,把植物工廠建到家里。充分利用閑置房爛尾樓,讓看天吃飯的傳統變成“居家種植”,讓豐收手到擒來。
智慧農業超給力,節水又高產,以后種地靠“AI”,農民伯伯超省力!
哈哈??妙哉!從“會”種到“慧”種。驚艷!僅一字之差,其背后則是一條完整的科技產業鏈。
溫江草莓智慧工廠讓彩色草莓破土而出,不僅種出了農業新高度,更讓“科技味”的田園夢照進現實!
植物工廠孕育出了“彩色草莓”,是現代農民從“會種”到“慧種”的產業升級,是現代農業科技與智慧種植的科學結晶。
"會"種與"慧"種,溫江基地農產品亮眼農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