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上午,認證為中國人民大學官方賬號的“RUC小浪花”發文確認,小紅書賬號@人大剛子 確系該校黨委書記張東剛個人小紅書賬號。
此前報道:校領導開小紅書“潛水”?人大發文:確實是他……
@人大剛子 在9月6日開始發布與人大相關的帖文,截至9月7日晚上8時,粉絲量已增至3萬。
更有細心網友9月7日晚發現,@人大剛子 的小紅書號已改為“RUC1937”。
在@人大剛子 的帖文評論區,除了許多點贊的聲音外,也有不少屬于校友和校內學生提出的治校建議。
從目前他對學生建議的回復來看,重點集中于學校建設和生活便利度方面。
比如:
對于提高博士生工資的問題,他回復:“告訴同學們,今天下午我組織有關部門專題進行了研究,敬請期待!”
對于通州校區與中關村校區班車過早結束的問題,他回復:“馬上研究,盡快優化,照顧好自己的學生。”
對于蘇州校區擴建教學樓的建議,他回復:“今年爭取開工,建筑面積很大的。”
對于通州校區食堂增設面點和新鮮水果的建議,他也回復道“剛問了餐飲中心,說地下一層有水果吧。他們還會不斷改進,在用餐區放水果”。
這種零距離、接地氣的溝通方式獲得了學生的一片贊聲。
9月7日下午,有網友在小紅書發帖表示:“在昨天,剛子回應了通州校區的水果問題,稱會不斷改進。今天水果就被擺到了通州校區北區食堂的一樓,這效率也太高了吧,不愧是同學們的好剛子。”
澎湃新聞報道,張東剛不僅自己“下場”入駐小紅書,還在人大校內工作群中表示,其“下場”目的是“堅持以學生為本、提升治理效率,共情共擔共創”,并建議,“請每部處長亮明身份、立馬下場、及時回復、快速解決(問題)!這樣,與我打好配合!”
據了解,上述建議主要是針對和學生直接聯系較多的校內相關部門部、處長提出的。
新京報評論發文稱,“剛子書記”的亮相不僅是一種姿態,也是一種實驗。他讓人們看到,高校治理也可以擁抱互聯網語境,以更輕松的方式和年輕人對話。接下來,能否把這種網絡互動轉化為切實的制度改進與治理升級,恐怕還需要時間的檢驗,也需要管理者持續的真誠與耐心。
中國青年報(整理:陳垠杉)來源:澎湃新聞、@人大剛子、新京報評論、中國新聞社、網友評論等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
聽意見,實時改進!
張東剛書記這波操作真是“打破次元壁”,用小紅書傾聽學生心聲,期待更多高校領導效仿!
剛子書記,找到了治校的“法門”,打開了與年輕人對話的新大陸,這不就是最好的“下基層”“聽民意”的生動實踐嘛。
剛子書記有點“剛”! 堅持“以學生為本”,這樣的書記可以多來點!
學生關注點贊“剛子書記”,追捧的不僅僅是賬號本身,更是賬號背后小小的訴求被“看見”的尊重感,是“事事有回應”帶來的安心感,也是“高校治理”雙向奔赴的溫暖互動。其實,“剛子書記”沒有什么魔法,他有的,是尊重、真誠與思考……
贊????????????為您點贊:人大剛子,自是謙虛,以嶄新姿態,開啟新實驗,擁抱互聯網語境,輕松對話年輕人,讓高校治理效率倍增:管理者耳聰目明,學生們心聲直達,建議意見溝通零距離,共情共擔共創接地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