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山東省教育廳等六部門印發
《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十大行動”的實施意見》
要求今年秋季開學
中小學開展人工智能通識教育課
《意見》指出,支持中小學校開發人工智能教育校本課程,每所義務教育學校至少提供1個包含人工智能內容的課后服務項目。今年秋季學期開始,1—2年級每學年安排不少于6課時、3—9年級每學年不少于8課時,普通高中將人工智能作為信息技術學科必選內容,實現中小學生人工智能通識教育全面普及。制發《山東省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課程指導綱要》,按照“小學低年級側重感知體驗、小學高年級和初中側重理解應用、高中側重創新提升”。組織開發人工智能教育數字教材。
實施薄弱區域(校)幫扶計劃,構建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市域協作—縣域聯盟—校際互助”幫扶機制。
推進人工智能與全學科深度融合,推廣基于任務式、項目式、問題式學習的教學模式。探索開展人機對話式學習,支持自適應學習系統、AI導師應用,打造未來課堂新形態。
此外,從信息科技、科學、數學等學科遴選有興趣、有基礎的教師,組建人工智能教育教師隊伍。支持中小學校通過公開招聘、轉崗培訓等方式充實優化人工智能教育教師隊伍。利用3—5年時間,在中小學培養100名左右省級人工智能卓越教師,2000名左右市、縣(市、區)級人工智能骨干教師,1000名左右人工智能教育首席信息官,其中鄉村教師均占一定比例。每個縣(市、區)至少建立2個人工智能名師工作室。
2026年起,將人工智能素養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探索人工智能拔尖創新人才早期發現與培養的有效路徑,強化“中學生脫穎計劃”、“小院士”培養計劃和各類比賽活動結果運用,組織有潛力的學生參加“齊魯英才計劃”、“齊魯科學營”等,進入高校實驗室參與人工智能科研課題研究實踐。
一圖看懂《實施意見》全文:
來源:山東省教育廳、山東教育社
編輯:岳紅磊
責任編輯:李永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