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玲 羅應 川觀新聞記者 江蕓涵
初秋的涼山,天朗氣清。9月3日,西昌學院宿舍樓前,一輛學校公務車緩緩停下——2025級新生達西阿呷、達西阿各姐妹倆在父母親陪伴下,坐著輪椅,由學校專車專人接抵校園。
西昌學院派車接姐妹倆到校報到入學。
看著眼前早已準備好的無障礙通道、溫馨整潔的專屬宿舍,達西阿呷和達西阿各姐妹倆紅了眼眶:“從大山里的輪椅到大學課堂,是黨和政府的好政策、學校的貼心關懷,幫我們圓了求學夢。”
這對來自西昌市開元鄉的彝族姐妹,自幼因先天性腿部殘疾無法站立行走,人生起步便與輪椅相伴,生活起居全靠母親照顧。家中還有兩個弟妹在讀中學,父親打零工,家中僅有6畝土地,教育開支與生活壓力曾讓這個家庭步履維艱。
達西阿呷(右)、達西阿各(左)姐妹倆。
“從小學起,我就推著輪椅陪她們上學,最怕的就是雨天路滑,更怕學校沒有方便她們的設施。”母親阿克伍各回憶,那些年,是黨和政府的幫扶政策為這個困境家庭撐起了“一片天”。地方殘聯為姐妹倆適配了專用輪椅,教育部門落實了特殊學生資助政策,鄉鎮干部時常上門了解需求,社會愛心人士也紛紛伸出援手。
這些溫暖,讓姐妹倆從未向命運低頭。 從觀巖小學到裕隆初級中學,再到西昌市第二中學,輪椅碾過的求學路上,姐妹倆始終以優異成績回報這份關懷。2025年高考放榜,達西阿呷、達西阿各雙雙考入西昌學院經濟管理學院財務管理專業。拿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母女三人相擁而泣:“這份通知書,是全家的光!”
“絕不能讓任何一個學生因特殊情況掉隊!”西昌學院校領導得知姐妹倆的情況后,第一時間指導部署幫扶工作。學校迅速成立專項工作組,多部門協同發力,從入學籌備到在校生活,逐項細化“暖心方案”:提前規劃專人專車接送路線,對宿舍進行無障礙改造,加裝扶手、拓寬通道;落實學費減免政策,姐妹倆四年的學費住宿費全免,并為姐妹倆申請助學金;考慮到母親陪讀需要,特意安排校園輔助崗位,工作時間靈活,既能照顧孩子又能獲得穩定收入。
西昌學院校領導到寢室慰問姐妹倆。
開學當天,學校黨委書記朱占元、院長白潔專程來到姐妹倆的宿舍,送上生活用品和學習資料,“學校就是你們的家,有困難隨時找我們!”阿克伍各握著校領導的手,笑容里滿是踏實,“既能守著孩子上學,還能掙錢補貼家用,心里比吃了蜜還甜。”
(圖片由西昌學院提供)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
世上有愛,煩事不是事!
人間大愛!黨的關懷、學校的溫暖、父母的支持,讓姐妹倆身殘志堅、刻苦勤奮,圓了大學夢。走進校園“有愛無礙”的愛心行動將幫助她們求學無礙,實現夢想。
每一份向上的力量都不會被辜負,每一個逐夢的身影都值得被托舉。
殘疾姐妹有志氣,有愛無礙,坐著輪椅,由學校專車專人接抵校園上學去,祝福姐妹倆好好學習。
致富路上一個也不丟下,求學路同樣一個也不丟下。點贊,祖國!
助學有情,“大愛”趕走“小礙”,姐妹倆在求學路上沐浴社會關愛,必將向陽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