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記者 田姣 張斌 郝飛
在安岳石窟數字展示中心的3D8K球幕影院內,一場“時空共振”的影片令調研記者驚嘆不已。12臺4K投影儀將畫面精準投映在直徑21米的巨大球幕之上,結合3D技術營造出強烈的空間深度與沉浸氛圍。觀眾仿佛置身其間,甚至能夠體驗“手捧”觀音凈瓶灑落甘露的奇妙瞬間。
資陽方特國色春秋 。郝飛攝
而在資陽方特國色春秋,大型無軌道球幕項目《石窟奇遇》,則生動再現了安岳石刻的藝術風貌與田園鄉野的自然景致。它帶領游客沉浸于一方山水人文交織的奇幻時空,開啟一段活潑有趣的卡通版石窟探險之旅。
這一切,正是資陽以數字技術重新演繹安岳石刻的生動縮影。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如何讓沉寂于典籍、緘默于石壁的歷史文化“活”起來,真正走入尋常百姓的生活體驗,成為可感可知的鮮活存在?9月6日,2025年“活力中國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采訪組來到資陽尋找答案。
數字展示
讓安岳石窟“聚”起來、“活”起來
在資陽市安岳縣的毗盧洞中,一尊觀音造像悄然靜坐——她頭戴精雕全鏤空寶冠,身披輕柔飄逸的彩帶,蹺腳而坐。這便是享有“東方維納斯”美譽的紫竹觀音。
在安岳石窟數字展示中心,3D打印1:1還原紫竹林觀音。郝飛攝
而在40多公里外的安岳石窟數字展示中心,在光影技術下,通過3D打印技術1:1復刻的紫竹觀音造像展現出一年四季的不同魅力。
不必趕往安岳縣的各個鄉鎮,在石窟數字展示中心,便能飽覽心心念念的紫竹觀音造像、“茗山寺”石窟等安岳石刻的代表作品,這讓人民日報記者李凱旋為之點贊。他表示,數字賦能不僅豐富了文旅體驗,更有效保護了石刻,“一舉兩得”。
安岳縣擁有令人驚嘆的文化遺產——現存石窟遺跡230余處、10萬余尊摩崖造像,分布于全縣46個鄉鎮,密度居全國之首。然而,這些珍貴遺產長期面臨保護與展示的雙重挑戰:石刻分布分散、風化侵蝕嚴重。
安岳石窟數字展示中心展出的石窟造像。郝飛攝
為了讓古老文化遺產注入嶄新活力,近年來,安岳縣精心打造了石窟數字展示中心,并于今年5月正式對外開放。中心內設有數字文化體驗館、球幕影院等功能分區,游客在此不僅能深入了解安岳石窟的數字化保護成果,更能享受沉浸式的觀展體驗。
在數字文化體驗館,記者見到:通過三維掃描、毫米級建模、全息投影等前沿技術,分散的石窟資源已被整合為可觸摸、可交互的文化生命體:Mapping投影與互動長卷技術動態呈現華嚴洞三圣像、臥佛院釋迦涅槃像等經典造像,游客可通過手勢感應觸發佛像“自述”前世今生。
據統計,今年5月以來,安岳石窟數字展示中心已累計接待游客量超15.8萬人次。
科技賦能
讓傳統文化“動”起來、“火”下去
隨著舞臺燈光徐徐亮起,演職人員依次走上前臺鞠躬致意。掌聲雷動之中,帷幕緩緩拉上,許多觀眾仍沉浸其中,意猶未盡,久久不愿離場。9月6日下午,采訪組走進資陽方特國色春秋,在旋轉平臺劇場沉浸式體驗了《萬世春秋》演出,追隨孔子的腳步,親歷他跌宕起伏的一生。
資陽方特國色春秋的旋轉平臺劇場,《萬世春秋》演出。郝飛攝
“太精彩了!”游客許麗藝剛帶著兒子看完表演難掩興奮。她表示,演出融合真人演繹與全息投影、4D動感特效,再配合旋轉平臺的沉浸設計,讓人仿佛穿越時空,“原本還擔心孩子會覺得枯燥,結果他全程都看得特別入神。”
在資陽方特,類似這樣以現代科技賦能傳統文化的項目并不少見。華強方特(資陽)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營銷總監陳湛介紹,園內七大區域共布局了10項方特獨家打造的大型室內高科技項目。譬如《萬世春秋》《道法自然》《尋找李白》等,均借助球幕飛行影院、幻影成像、立體軌道、4D動感等前沿技術,以參與、體驗、互動的方式,生動呈現中華傳統文化故事。
“將我們耳熟能詳的歷史人物與文化典故,通過高科技手段轉化為可感可觸的沉浸體驗,這種‘熟悉又陌生’的感覺,恰恰構成了優質的旅游體驗。”西部(四川)高技能人才發展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高棋認為,如果說文化本身是“1”,那么創意與科技等創新形式就是后面的“0”,唯有不斷以新穎有效的方式加以賦能,文化的影響力才能實現幾何級增長。
資陽方特國色春秋的旋轉平臺劇場,《萬世春秋》演出。郝飛攝
市場的反響是最直觀的證明。自8月8日開業至8月31日,資陽方特國色春秋累計接待游客超過22萬人次,平均每日接待量達9315人。
科技賦能,讓資陽的文旅體驗正在從“走馬觀花”向“身臨其境”轉變。資陽市博物館推出的“濛溪河遺址互動展”,讓數萬年前的遠古文明變得觸手可及;緊鄰方特的藝云數字藝術中心,則以“科技+文化”為內核,精心打造“故宮美學”“航天探索”“VR奇旅”三大體驗區,以“可觸摸的科技、會說話的文化”開拓出文旅融合的新模式。
“文化+科技+旅游”的創新實踐,正持續釋放消費新動能。據資陽市商務局副局長陳廷見介紹,今年1-7月,資陽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7.1億元,同比增長4.4%。其中,餐飲收入同比增長4%,住宿業同比增長10.8%,顯示出文旅融合對消費市場的顯著拉動效應。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
科技穿越古今,改變生活!
四川石窟數量多,分布廣,要加強保護和宣傳,讓其“活”起來,“火”起來!
數字技術讓歷史文化“活”起來,科技賦能讓傳統文化“動”起來,文科旅讓中華文化“火”起來,融合發展讓農民百姓“富”起來。
數字賦能石窟,古跡現代展示,文旅融合發展,文化傳播深遠。
現在很多地方都有這樣的3D投影,讓旅游的人足不出戶就能領略到身臨其境的感覺。
沒有幾千年的文化底蘊,我們怎么可能屹立世界之巔?要保護和傳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