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農村日報全媒體記者 羅敏 文/圖
9月6日恰逢周末,第十一屆成都國際都市現代農業博覽會在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熱度持續攀升。走進7號館的成都新津展區,觀眾的目光率先被五彩斑斕的“蒼穹頂棚”鎖定。此次新津區不僅將天府農博園標志性的斑斕建筑“搬”進農博會現場,更組織27家企業集中亮相,攜“川津1號”柑橘、明日葉、“新津黃辣丁”等農產品登場,橙、綠、藍、黑、紅的色彩交織,讓展區成為農博會上的人氣打卡點。
成都新津展區。
步入展區,惠豐鮮蘆筍、沈師傅雞蛋干、獼猴桃、花中花大米、中糧全品類產品、銀鷺飲料及醇香的埃塞俄比亞咖啡等展品琳瑯滿目,從日常剛需食材到特色加工品,全方位展現新津現代農業發展的多元成果。
其中,一款尚未到上市季的柑橘新品種,成了觀眾駐足圍觀的焦點,這便是四川陶然柑橘新品種研究有限公司帶來的“中國芯”產品——“川津1號”。記者現場剝開品嘗,其果皮薄而易剝,果肉脆嫩化渣,糖酸比例恰到好處,濃郁的柑橘本味在口中散開。
自主知識產權品種——“川津1號”。
“全國柑橘栽種品種超300個,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極少。”該公司行政專員李文介紹,“川津1號”這款柑橘不僅是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品種,更是國內首個通過授權種植模式實現商業轉化的柑橘品種之一。其母本為愛媛28號,父本為椪柑,完美繼承了“父母本”的優勢。更特別的是其“特早熟”特質,9月底便可搶先上市,在柑橘界堪稱“一枝獨秀”,目前已在蒲江、眉山等地授權種植2萬多畝。
如此優質的新品種,背后是研發基地的持續深耕。李文提到,陶然柑橘新品種研發培育基地位于新津花橋街道,目前已儲備6萬份柑橘雜交育種材料,其中1.5萬份進入田間試驗階段,已獲農業農村部授予的3個植物新品種權,另有60余個柑橘屬植物新品種權正在申報中。“借此次農博會,我們希望推廣有知識產權的品種,幫助更多地區形成‘一地一品’格局,實現產業差異化可持續發展。”
琳瑯滿目加工食品。
展區內,另一款新型綠色蔬菜及其加工品也勾起了觀眾的好奇心——明日葉酒、明日葉茶、明日葉片、丸劑、面條、代餐粉等系列產品整齊陳列。其公司總經理張力槐介紹:“明日葉是一種營養全面且富含查爾酮的特色植物,被公認為極具發展潛力的新型保健植物。”他表示,公司是目前四川最大的明日葉種植銷售基地,已攻克浸種催芽、育苗、分苗栽種等一系列無公害種植技術。“隨著國人生活水平提升,明日葉作為天然綠色清潔蔬菜,生產和銷售市場前景廣闊。”
作為新津“水產名片”的地理標志產品“新津黃辣丁”,同樣是展區的“熱門選手”,如今它已走進盒馬、伊藤等商超。新津區水產行業協會會長徐小龍介紹,目前當地已攻克水產苗種高密度培育、池塘工程化循環微流水養殖等關鍵技術難點,同時建成分揀中心,進一步提升黃辣丁的品質與分級效率。“我們還在全省率先推出‘黃辣丁品質保險’和‘水產價格保險’,既解決了養殖戶的后顧之憂,也為黃辣丁品質上了‘雙保險’。”
來自小金縣的紅酒展位。
新津展區的“斑斕”,更藏著跨區域合作的溫度。展區內,自貢沿灘的“太源井”曬醋、阿壩小金的蘋果與百香果、重慶大足的特色農產品一同亮相。“特別感謝新津搭建的平臺,讓我們的高原葡萄酒能走到更多人面前。”小金嘉莫斯格拉酒莊有限公司負責人楊建帶來了產自大渡河上游小金川河谷的葡萄酒,酒莊正致力于打破葡萄酒同質化困境,此次也希望借農博會尋找合作機會。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