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午10點多參加天安門廣場放飛,9月5日下午快4點才剛剛回到位于石景山的家。
鴿戶王啟來也搞不懂,閱兵當天,放飛后約15分鐘,就有和平鴿飛回家了。50多個小時,這只和平鴿“下班”之后上哪兒玩去了?
但看著它渾身濕漉漉、哆哆嗦嗦的小可憐樣兒,還真有點心疼。王啟來趕緊打開了鴿籠的保暖和照明設備,把鴿子抓進去,喂點電解質水和糧食,好好犒勞圓滿完成國家重大保障任務的小家伙。
這幾天,參加九三閱兵的和平鴿全網關注,放飛后還有不少“彩蛋”,不少網友偶遇了還沒到家的“迷路鴿子”,甚至出現了“鴿子變夜鷺”的誤會。
“閱兵最火小可愛”
9月3日,8萬羽和平鴿展翅高飛,如何在空中形成盤旋效果?
北京市信鴿協會秘書長孫鵬介紹,鴿籠車的擺放有講究,“鴿子在飛行中遇到障礙物會調頭,利用這個特點,鴿子可以在廣場上空形成盤旋狀態。”
孫鵬舉例,如果鴿籠車搭載的是來自通州的和平鴿,那么這輛車就會被放在廣場西側,當和平鴿出籠朝東飛的時候,遇到朝西飛的和平鴿就會調頭,所有和平鴿就會在空中形成盤旋效果。
能參加活動的和平鴿,每一只都要經過精心培育、精挑細選,不僅身體健康、骨骼肌肉健壯,還要經歷數次訓飛。
“雖說鴿子自帶‘導航’,但還是需要訓練,我們按照賽鴿的標準訓飛,把鴿子拉到離家10公里、20公里、50公里、100公里甚至數百公里的地方,逐次拉長距離,訓練鴿子認家、歸巢的能力。”王啟來說,每次訓練,和平鴿基本都能順利回家。
雖然有嚴格的訓練,但也有鴿子沒有立刻回家。
紀念活動結束后,有網友偶遇了疑似迷路的信鴿,雖然評論區有網友表示鴿子“可能只是在休息”,不過中途迷路的鴿子并不少見,甚至還有“拐帶”其他鴿子回家的……
還有不少網友持續關注“迷路”和平鴿的回家進度,可以說和平鴿成為了“閱兵最火的小可愛”。
“不是夜鷺,是胖鴿子”
在新華社播發的照片中,一張放飛和平鴿的照片引發了網友們激烈的討論。畫面中央這只飛鳥,看起來像是誤入和平鴿群的“夜鷺”。
夜鷺
據新華社報道,專家已經明確給出了答案,這就是一只鴿子。拍攝這張照片的記者江文耀為了進一步證實,回看了前后的數十張連拍照片,可以看到這只鴿子從自己身后入鏡,一直飛遠。那時大會已至尾聲,絕大部分的信鴿都已盤旋離開,離家近的沒準兒都快到家了。
江文耀表示這確實是只鴿子,如果非要說點兒不一樣的,那它大概是一只“有點兒舍不得離開的胖鴿子”。
更多消息
北京日報(ID:Beijing_Daily)記者 何蕊 葉曉彥 和冠欣 崔家寧,部分綜合新華社【轉載請注明來源:北京日報微信公眾號】
監制:張力
編輯:錢緋璠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