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安徽省發展改革委獲悉,截至目前,全國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安徽)面向全省291萬家中小微企業,累計發放貸款2.3萬億元,其中無抵押無擔保信用貸款1.1萬億元。
據悉,安徽省將全國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安徽)打造成向金融機構集中提供公共信用信息服務的“唯一出口”。
去年以來,省發展改革委聯合省委金融辦、省金融監管局、省數據資源局、人民銀行安徽省分行等單位,加快推進原省市“信易貸”平臺升級,高標準建成全國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安徽),將“1+16”融資信用服務平臺納入國家一體化網絡。全國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安徽)按照公益性原則,支持各類金融機構加入創建覆蓋全省所有經營主體的信用信息歸集加工聯合實驗室,共同打造全量、實時、高效的省融資信用信息主題數據庫,依法合規運用全量信用信息增強中小微企業融資服務保障能力。
為破解銀企信息不對稱問題,變企業信息為融資信用,省發展改革委、省稅務局協同創新,在全國范圍內率先推進稅務經濟和信用大數據應用聯合實驗室建設,實現全量稅務數據與市場監管、社保等信用基礎數據的深度融合,探索信用信息深度共建共享共用的“安徽樣板”。在此基礎上,省發展改革委、省稅務局聯合電力、市場監管、保險機構等完成電費繳納、知識產權、農業保險等關鍵核心數據聯動治理,鏈接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的全量項目信息,打造全面、動態的省融資服務主題數據庫,向金融機構安全規范展示每個經營主體的市場監管、稅務、社保、公積金、水電氣等13類121項信用融資關鍵數據,形成一張張權威性、高質量的“信用資產財務報表”,全面提升經營主體融資可得性和便利度。
“全國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安徽)綜合政府行業分析管理、金融機構業務拓展和經營主體生產經營需求,拓展升級‘融資服務一站辦理、融資需求隨發即應、融資問題精準診斷、融資政策免申即享、融資信息高效查詢’等功能。”省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全國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安徽)已上線科技金融、普惠金融、消費金融、綠色(轉型)金融、鄉村振興金融、開放金融等特色版塊,推動“農業保險+”“貸投批量聯動”等首創性、差異化改革措施落地,數字化、智能化、便利化服務水平達到國內一流。
記者:何珂;
編輯:馬珺;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