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農村日報全媒體記者 蘇杭 文涵 袁宇君 張雪 徐燦紅
9月4日,2025年脫貧地區“土特產”走進成渝地區推介周(成都專場)暨精品品牌四季行活動在第十一屆成都農博會期間舉辦。
109家來自全國脫貧縣的合作社(企業)和農業精品品牌主體攜上千種生態特色農產品齊聚成都,通過展示展銷、產品推介、現場品鑒以及線上線下聯動促銷等多種形式,提升脫貧地區特色農產品和品牌農產品市場影響力,進一步拓寬銷售渠道。
2025年脫貧地區“土特產”展區。
多元場景融合
拓展實體渠道,土特產直抵大市場
走進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7號館,仿佛踏入豐富多彩的特色農產品世界。內蒙古科爾沁草原的牛肉、新疆的和田大棗和薄皮核桃、云南高山的茶葉等優質產品薈萃一堂,100個精裝標準展位化身“風味博物館”,吸引大量采購商和市民駐足品鑒、踴躍下單。
“這核桃皮薄得像紙,一捏就開!”新疆展位前,市民王女士試吃后連聲稱贊。不遠處,湖南攤位茶香裊裊,現場沖泡的茯磚茶引來人群排起長隊品嘗。一位來自河北的參展商感慨道:“這次活動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展示機會,讓更多人了解我們家鄉的特產,這兩天已經接到了不少合作意向。”
夜幕降臨,“最成都”地標之一寬窄巷子步行街人潮涌動。作為本次活動特別設置的夜市專場,40個精選的脫貧地區農產品企業和品牌農產品展位,在這里開展直播帶貨、現場品鑒、展示展銷、促銷活動等,向廣大游客推廣區域好物。現場人潮攢動,特色農產品吸引游客駐足品嘗、購買,寬窄巷子的滾滾人流頓時轉化為脫貧好貨的強勁購買力。
與此同時,益民菜市、滿彭菜場、紅旗連鎖、舞東風、菜阜等連鎖菜市商超同步助力脫貧地區“土特產”銷售,參與活動網點超500家,讓這些優質農產品便捷進入成都市民的日常“菜籃子”。
線上線下協同
打通數字鏈路,云上購賦能新消費
啟動儀式現場設置了專門的品鑒區,一批來自全國脫貧地區的時令蔬果、生態糧油、非遺技藝加工的禽肉產品、禪茶雅飲、匠心加工品等眾多精品一字排開,供采購商、消費者免費品嘗。
活動現場。
7位來自農產品流通和餐飲行業及三農自媒體的代表,以“全國脫貧地區‘土特產’成都推薦官”的身份,現場為脫貧地區農產品代言推介。大家一邊品嘗好產品,一邊了解產品背后的脫貧故事,還積極地交流合作意向,現場氛圍熱烈。
線下展銷如火如荼,線上活動同樣精彩紛呈。成都農博會線上平臺、京東成都館和天府源電商平臺同步開設脫貧地區優質特色農產品展示推介專區,主推本次活動的特色產品,并推出限時折扣、滿減福利、買就贈禮等豐富的促銷活動,讓消費者以更優惠的價格享受到高品質農產品。
活動期間,10余位來自三農、美食、農旅領域的成都達人、村播農播輪番進行“云逛”直播,帶領網友們沉浸式感受活動氛圍。各參展商家也通過現場直播、短視頻等形式,對脫貧地區“土特產”進行產品介紹、賣點宣傳,講述產品背后的脫貧故事,增強品牌感染力。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