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快評
結個婚掏空家底!當婚姻被明碼標價,本應是個人人生喜事的婚禮,卻成了整個家庭的沉重負擔。在一些農村地區,家庭收入本就有限,積累微薄,不算其他結婚花銷,僅彩禮一項就如同一座大山,壓得許多家庭喘不過氣來,讓原本喜慶的婚姻蒙上了一層厚重的陰影。
近日,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就部分省份整治農村高額彩禮問題召開經驗交流會,提出要聚焦重點任務和重點地區,堅決打好農村高額彩禮整治攻堅戰、持久戰。這是從國家層面下決心、下力氣系統性治理這一頑疾。此次會議傳遞出的信息清晰明確:整治高額彩禮絕非一時之舉,而是一項需要常抓不懈、綜合施策的重要民生工程和治理課題。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和文化傳統差異巨大。同時,高額彩禮涉及的現實因素和社會心理十分復雜,這就要求在落實治理工作中,必須要因地制宜。比如,各地結合自身情況,依法依規出臺一些規范和激勵措施,讓農村家庭切身感受到移風易俗帶來的實惠好處。農村是熟人社會,婚喪嫁娶關乎家庭的門面。大多數家庭往往會以當地平均水平作為參考標準,但是也有人為了面子,會選擇高于標準的彩禮,最終因為互相攀比的心態,無形中抬高彩禮。2024年,寧夏就明確了農村彩禮的指導參考標準:重點區域農村彩禮一般不超過2023年當地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非重點區域一般不超過2023年當地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倍,同時賦予各地結合實際確定彩禮、禮金、婚宴標準的自治權。經過治理,當地平均彩禮金額較治理前下降約36%。
高額彩禮是發展問題的縮影,建立治本的長效機制依賴的是鄉村的全面振興。會議提出扎實推進鄉村建設行動,提高鄉村宜居宜業水平。同時,要有針對性給予幫扶和指導,幫助他們改善生活水平,提高婚戀成功率。長久以來,農村資源的相對匱乏滋生了部分女方家庭對彩禮的功利算計,以及女性出嫁后對農村社會保障不完善的焦慮、個人未來發展的擔憂,這些導致高額彩禮的因素無一不指向了經濟發展。要想斬斷高額彩禮的根,唯有不斷發展農村經濟,改善就業環境,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才能從源頭上削弱高額彩禮存在的現實基礎。
目前,隨著各地移風易俗的推進,農村陳規陋習蔓延勢頭得到遏制。從全國150個村級移風易俗跟蹤觀察點看,與2022年前相比,平均彩禮數額15萬元以上的村由32%下降至15%,紅白喜事平均宴請桌數由25桌降低至14 桌。
整治農村高額彩禮是一場針對陋習的攻堅戰,更是一場伴隨鄉村全面振興的持久戰。只有久久為功地推進系統治理,才能真正減輕農民負擔,最終讓婚姻回歸愛的本質,讓彩禮回歸禮的內涵。
三農快評——從三農角度看問題
聚焦“三農”領域大事、要事、急事、難事,權威跟蹤“三農”領域熱點、焦點、難點、重點話題,獨家解析“三農”新聞事件,認真尋找新聞第二落點,用有速度的關注、有高度的站位、有態度的表達、有溫度的關愛、有深度的見解回應社會關切。
作者丨中國三農發布評論員 王玉琪
視頻剪輯|郭柄杉
攝像|秦鵬
編輯丨李滟
主編丨蔣琳
監審丨任民
本文內容系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
點擊下方公眾號名片,閱讀更多權威資訊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