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菲菲 川觀新聞記者 行曉藝
“我自己種有小麥、玉米。這次特意買了機票到成都來逛農博會,想了解下海外市場。”9月4日下午5點,在第十一屆四川農業博覽會國際合作館現場,記者遇到了山東客商李東來,他手上已經拿了厚厚一沓名片。
作為四川農業對外交流的重要窗口,本屆農博會“國際范兒”很足,共有德國、意大利、巴西、智利、澳大利亞、波蘭、哥倫比亞等25個國家(地區)參展。
現場到底有哪些“寶藏”產品?記者進行了探訪。
看稀奇:德國農機“閃耀”全場
走進德國館,一個3米高的“龐然大物”引起了記者的注意。“這是德國‘科樂收’的青貯收獲機,在全球都屬于王牌產品。”科樂收農業機械貿易(北京)有限責任公司銷售經理林偉杰自豪地說,“科樂收”是歐洲第一、世界知名的農業機械制造商。該款產品主要用于切割食草類動物食用的青貯,全球銷量已超46000臺。
德國“科樂收”的青貯收獲機。行曉藝 攝
這臺農機的厲害之處在哪?“它可以按長度切割青貯,讓其能達到牛、羊最適合咀嚼消化的程度。其他的一般切碎機都只有簡單的粉碎功能。”林偉杰說,該機器可以切割3—12厘米的長度,根據農場或企業的需求自行設置。同時,該產品配備的活性添加劑箱,還可以優化發酵過程,從而為奶牛等提供更高營養的飼料。
香草石榴葡萄酒、果泥粉心蘋果酒、西歐凍梨酒……讓記者更為“稀罕”的,是波蘭展館里五顏六色的果酒。“我們強推果泥粉心蘋果酒,你試試。”展館負責人給記者遞上一杯酒。
波蘭展館里的果酒。行曉藝 攝
記者飲下后,濃郁的蘋果香直抵舌尖。“好甜啊!”
“蘋果酒甜度都是天然的。我們莊園的蘋果都是專門為釀酒而培育的,所以甜度要比一般的蘋果甜7度左右。”該負責人介紹。
邊走邊看,記者逛花了眼。在這里,還能買到德國蜂蜜銷售額第一的德國瑯尼斯蜂蜜;白俄羅斯著名糖果品牌“康美納卡”的巧克力;巴基斯坦長粒香大米……
德國的蜂蜜、果醬等產品。行曉藝 攝
不僅有稀奇看,還能買“相因”。“泰國榴蓮,20元一斤!超市買起碼30多元一斤,劃算!”市民葛薇一下買了3斤。
“我們是泰國直營,今天就賣了35件,1000多斤。”四川厚實果業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林東說。
泰國館前擠滿了買榴蓮的人。(主辦方供圖)
哥倫比亞是首次組織企業參展并設立國家館,帶來特色農產品——可可豆。元源有限公司主理人劉禮榮介紹,精品研磨咖啡線上賣218元,現在只需168元就能帶回家。
搭平臺:各國商家現場“交朋友”
“老撾的古樹茶,是從原始森林采摘的。1斤380元,對比國內的古樹茶,算是物美價廉。”老撾百萬象有限公司總經理冉曼君熱情地給記者遞上一杯茶。現場設有專門的老撾古樹茶品鑒區域,邀請四方客商品鑒來自熱帶雨林的獨特風味。
老撾古樹茶。行曉藝 攝
據悉,300年以上樹齡的茶樹才能被冠以“古樹”之名,國內基本只有云南境內才有。“我們很看重四川的市場,這次主要想對接銷售方。早上已經有四川、河南的不少商家來咨詢。”就在冉曼君和記者交談間,又有客商來咨詢古樹茶,她的手機微信一直停留在“加好友”的界面。
四川農博會組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本屆四川農博會共設有15個國家館,數量為歷年來之最。很多人都在現場“交朋友”。
市民游客在老撾館買產品。(主辦方供圖)
“我們的目標方是奶企、農場,這次想到川西草原尋找機會。”林偉杰笑著說,了解到甘孜州色達縣有牦牛現代農業園區,他們“嗅”到商機,特地搬來青貯收獲機這款“明星”產品。“準備這兩天到川西的主題館去聊聊,周末我們還邀請了云南、貴州的意向客戶過來。”
更有海外客商愿意把四川農產品帶回家。
“我們想與四川的農業龍頭企業深入對接合作,同時借此機會實地調研川內市場。”哈薩克斯坦展館相關負責人對四川農產品很感興趣,他計劃在展會結束后,帶一批四川的特色產品回國。
近年來,四川和哈薩克斯坦交流日益緊密。據成都海關統計,去年,四川對哈薩克斯坦進出口額為15.1億元。其中,進口表現搶眼,同比增長32.5%。
“這幾天,德國、馬來西亞、意大利、匈牙利等國的境外采購團會組團到場,精準對接川渝市場需求。”四川國際博覽集團副總經理付文東介紹,通過搭建國際化、區域化的貿易平臺,推動“川字號”農產品與全球市場深度對接。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