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記者 段玉清
9月4日,記者從成都軌道集團獲悉,成都地鐵17號線二期西大街站已全面竣工,正在積極推進開通前籌備工作。
成都軌道交通17號線二期工程西起機投橋站(不含),東至高洪站,橫跨武侯、青羊、金牛、成華等多個中心城區。線路建成后將進一步完善成都軌道交通網絡,提升市民公共交通出行體驗。
西大街站
西大街站以“少城記憶”為主題,將“少城文化”與現代站廳空間融合,在提升通勤效率、優化出行體驗的同時,為乘客營造出一個“可閱讀、能沉浸、有共鳴”的城市文化新空間。
“在設計上,我們把少城的記憶‘嵌’進車站的每一個細節里,希望乘客從踏入車站那一刻,就能感受到時空的交織與流轉。”成都軌道建設公司工作人員夏小亮介紹。
有記憶更有溫度。據介紹,西大街站共設置8個出入口,多數與公交實現無縫接駁,站內還配備無障礙電梯、開放式票亭、母嬰室、兒童洗手臺等便民設施,讓每位乘客的出行更高效、更舒適、更從容。
此外,標識的高度和位置也經過細致考量。設計團隊前期反復模擬推演了乘客進出站、換乘、購票等行為路徑,精準布設每一塊導向標識。所有導向標識統一設置在距地面2.5米的高度,最大間隔不超過25米。在電梯口、衛生間通道等關鍵分流位置,標識會布置得更為密集,確保它們始終處于乘客的最佳視線范圍內。
夏小亮補充:“導向設計是一個‘動態優化’的過程,車站開通后,還會持續跟蹤客流動線,根據實際使用情況不斷調整優化,讓尋路更加輕松便捷。”
成都地鐵17號線二期列車也同步亮相,列車延續一期“高顏值+硬實力”風格,采用8節編組A型車,以最高140公里的時速“貼地飛行”。
成都地鐵17號線二期列車。
“黑科技”助力,讓乘坐體驗更舒適。成都地鐵17號線二期列車搭載行業領先牽引電制動到零(EB0)技術,極大降低列車停車誤差,讓停車更絲滑。此外,車輛通過增設設備減震措施、給車門加“緩沖墊”,讓車廂內“靜音模式”最大化;“握手不累”拉手環采用全新人體工學設計,貼合手掌;變頻通風機動態調節風量,幅流風機提升車廂空氣循環。
成都地鐵17號線二期列車。
更舒適也更“聰明”。成都地鐵17號線二期列車車底加裝弓網攝像頭、蓄電池在線監測系統,時刻“盯梢”車輛關鍵部件,讓守護全天候。“此外,360圖像檢測系統還能在幾分鐘內開出‘體檢報告’。”成都軌道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17號線二期正在空載試運行中,待線路正式通車后,將與17號線一期線路連通運行。
成都軌道集團供圖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