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浪潮,平臺經濟近年迅速崛起,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
9月2日,由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四川省商務廳、成都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四川平臺經濟產業鏈合作伙伴大會在成都舉行。這場大會以“平臺鏈百業、一起向未來”為主題,京東、淘天、抖音、得物等平臺經濟頭部企業集中亮相,其重磅程度可見一斑。
而在今年初,四川省商務廳牽頭出臺的《推動平臺經濟(以電商為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2025—2027年)》提出,四川力爭推動網絡零售額到2027年突破1.1萬億元,網商數量超過200萬家。
四川為何要加碼平臺經濟?
北大國發院院長黃益平曾指出,30余年來,平臺經濟讓中國第一次有機會緊隨工業革命的步伐,走在了國際經濟技術創新的前列。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促進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強調發揮其“促創新、擴消費、穩就業”的積極作用。隨著平臺經濟進入新一輪發展周期,從東部沿海到西部內陸,各地紛紛加快布局。
而縱觀四川的一系列部署,重點落在“產業鏈”上。平臺經濟如同數字時代的“熱帶雨林”,表層可見的是交易規模、就業容納,深層支撐則是技術共享、產業協同,是網羅產業鏈、創新鏈、就業鏈的創新系統。完善平臺經濟產業鏈,不僅將釋放其“鏈接百業”的生態價值,也有望按圖索驥、聚合更多合作伙伴。
從“模式創新”走向“生態構建”,四川正通過推動平臺經濟產業鏈協同,探索一種更加系統化的發展模式。
生態
四川平臺經濟正步入高速增長階段。根據映潮科技現場發布的四川平臺經濟產業發展報告,四川電商目前呈現出“三高”增勢:不僅網絡零售額增速高于全國,也高于整體零售額,而且電商在消費中的占比逐年升高。
第三方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7月,四川實現網絡零售額6307.9億元,同比增長10.3%,其中實物型網絡零售額4335.3億元,同比增長9.9%,服務型網絡零售額1972.6億元,同比增長11.2%。
四川平臺經濟表現為何如此突出?映潮科技董事長吳超指出,一方面,四川擁有超4500萬網購用戶,網絡消費需求大;另一方面,四川平臺經濟正由“電商驅動”向“平臺生態”躍升,構建起“平臺+產業+服務+跨境+創新”的圈鏈生態發展模型。
大量市場主體聚集,支撐起四川平臺經濟的基座。數據顯示,四川平臺經濟主體達到188萬戶,總體規模達4.9萬億元,居全國第6位、中西部省份第一位。
圖片來源:映潮科技發布的四川平臺經濟產業發展報告
其中,鏈主的帶動作用格外突出。在四川,不僅京東、抖音、阿里等全國頭部平臺均已落地區域性或功能性總部,文軒在線、1919、標果等本土垂類電商平臺也在各自的賽道表現突出
京東集團公共業務川藏總經理欒世杰提到,京東集團早在2009年就進入四川,西南總部大廈于2021年正式投用。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初在成都落地的京東國際外貿產業聚集項目,已成為京東在西南地區最大的外貿集結中心,預計今年項目貿易額將超過20億元。
圖片來源:川觀新聞
除了頭部平臺作為“參天大樹”帶來的陽光雨露,也有各類網商如“灌木”拔節成長,共同構筑起四川平臺經濟的生態系統,發揮著有機共生的協同效應。
吳超指出,在四川188萬家主營國內業務的網商中,去年網絡零售額1億元以上的大型網商已有超過80家,1千萬元以上的中型網商也超1500家。此外,四川還有超過300家電商平臺,雙方彼此促進、深度交織,一張高密度的平臺經濟鏈接網絡不斷加密。
鏈接
當前,四川正謀劃進一步建圈強鏈,放大平臺經濟的“鏈式”反應。
去年以來,四川將平臺經濟(電商)列入全省15個重點產業鏈之一,建立由分管副省長擔任鏈長,1個主要承載地、6個協同發展地和16個省級部門參與的協同推進機制,并梳理出全省電商平臺經濟產業鏈圖譜。
賦能產業,也是四川加碼平臺經濟的用意所在。
吳超指出,平臺經濟具有穿針引線、提鏈引領的作用,貫穿生產、加工、物流、倉儲、零售、配送、服務全產業鏈條,驅動從生產源頭到終端服務的有機聯動與高效協同。它不僅能有效驅動短板產業補鏈、優勢產業延鏈、傳統產業升鏈,還能讓新興產業建鏈。
今年4月,一場抖音電商2025鞋履春夏新品發布會在成都舉行。
作為“中國女鞋之都”,去年成都女鞋產業帶抖音電商GMV突破40億元,銷售額增長24%,訂單量增長15%。
圖片來源:川觀新聞(李向雨 攝)
而在此之前,與產值上千億元的巔峰時期相比,成都女鞋行業一度面臨轉型陣痛。近年來,借助店播模式的興起,以往依賴代工貼牌的女鞋企業,紛紛通過創立自主品牌實現轉身。在這場發布會上,就不乏阿么手工女鞋、派中派、MISSSILVER等當地新銳鞋履品牌。
四川也不乏高成長性產業。過去,他們以“工廠貨”或者農產品的形式,或者被鎖定在產業鏈上游,或者成為只有當地難得一見的“遺珠”。平臺經濟讓這些產業被依次點亮,走上快速發展通道。
淘天集團長期關注產業帶的發展,公司副總裁仇亞童對外展示一組數據:四川銷售額超億元的產業帶數量從2023年的98個增長到2024年的102個,去年,成都女鞋產業帶GMV達到91.41億元,有望躋身淘天百億產業帶。
新品牌也在不斷誕生。目前,四川已涌現出唇功夫、蜀中桃子姐等網銷達億級的網紅品牌,雅安魚子醬、甘孜州野生菌等產業帶還培育出芙思塔、貢極等垂類高端品牌,遠銷全球。
而在傳統食品飲料和服裝鞋履之外,吳超還發現,四川省商家售出額增速前三的品類,已被通信器材、計算機相關品類、家用電器和音響器材等電子產品所占據。
可以說,平臺經濟正在成為四川現代產業發展、消費提檔升級乃至推動鄉村振興的“超級樞紐”,發揮著“超級鏈接”的作用。
磁極
放眼全國,本地零售已點燃平臺經濟的新一輪競爭。對于平臺而言,線上流量增長“天花板”顯現,走入線下成為增量的關鍵;而對于線下商家而言,則是數字經濟重塑業態的新一輪布局。
四川也不僅著眼于推動實物消費走上平臺。四川商務廳相關負責人透露,四川將鼓勵直播電商、內容電商等業態發展,拓展“電商+本地生活”業務,在實物商品、生活服務等方面打造數字化體驗、即時化供給、短鏈條直供的消費新場景,推動平臺與實體商業實現合作模式創新、優勢互補發展。
四川平臺經濟產業鏈合作伙伴大會活動現場 圖片來源:主辦方提供
根據抖音集團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康勇提供的數據,在抖音生活服務帶動下,去年四川商家成交額同比增長71%,其中酒旅商家線上支付交易額增長116%。
而面對越來越多行業“不出海,就出局”的聲音,四川正加大力度推動跨境電商行業發展。三方數據顯示,去年,四川跨境電商進出口交易規模突破1500億元,為“十三五”末期的3倍;今年上半年超900億元,其中出口占94%。
隨著平臺經濟產業鏈不斷延伸,頭部企業紛紛走向“一站式生活服務”的發展軌跡。正如此次大會的主題,四川正推進“平臺鏈百業”,推動更多業態走向數字化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
如今,平臺經濟的下一個爆發點正在醞釀。
工信部電子第五研究所產業研究員田思苗等人曾撰文指出,平臺經濟發展的新空間在于進一步拓展服務場景,從消費端向產業端延伸,由此出現的產業互聯網將聚焦高效、協同生產,整合產業鏈的要素資源,引導各環節升級創新,推動價值鏈整體躍升。
已有頭部企業放眼四川。據欒世杰介紹,京東正謀劃與四川合作建設省級工業品供需對接平臺,實現四川本地超10萬家工業企業線上對接、云上洽談和平臺交易,推進四川工業品的內循環到外循環,提升工業供需本地配套率,并幫助工業企業打開全國乃至全球市場。
新的產業生態下,平臺經濟將有望成為一個磁極,源源不斷釋放四川的產業聚合力和創新力。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