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媛 吳明畏 川觀新聞達州頻道 張海波
8月27日,隨著普光氣田大灣408-大灣403集氣站2-3號樁滑坡治理工程最后一根抗滑樁澆筑完成,普光分公司2025年度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全面收官。今年以來,該公司通過構建全方位防控體系,實現高風險點全部清零,較高風險點減少85%,工區地災風險點總量同比下降15%,有效保障了氣田安全生產和平穩運行。
技術人員對地災監測系統進行維護
在風險識別方面,公司建立全方位地質災害風險識別體系,嚴格遵循“一年一評估、三年一詳查”原則,綜合運用衛星遙感、干涉合成孔徑雷達(InSAR)、機載激光雷達航測(LiDAR)、地面調查、空洞探測及地質勘察等多種技術手段,實現“空-天-地-內”協同作業。今年僅用30天就完成了工區地質災害詳查與評估,精準識別地質災害風險點373處。
在監測預警方面,公司構建了全天候地質災害風險監測網絡,共部署地表位移、管道應力、雨量、深部位移及地裂縫等監測設備275套,并優化北斗衛星高精度邊緣融合算法,實現對中高風險點24小時不間斷監測。監測系統實行每周巡檢、每季度維護,確保設備穩定運行。
公司還持續加強地質災害風險點巡查,每年汛期7-9月及汛后組織開展兩次專業巡查,并針對2025年評估確定的169處重點和86處一般地質災害點,按汛期與非汛期不同頻次開展巡檢,形成“無人機+人工+專業”三級日常巡檢模式,及時掌握油氣設施周邊地質災害動態。
在地災工程治理方面,公司嚴格執行《地災隱患治理項目運行大表》,明確責任單位、責任人與時間節點,通過日例會和周例會機制及時協調解決問題,實施偏差分析與動態糾偏。2025年共完成18處地災工程治理,實現風險有效消減和降級。
通過打造“風險識別-監測預警-巡查防控-工程治理”全鏈條防控體系,普光氣田顯著提升了地質災害防治能力,保障了油氣設施安全運行,為高含硫氣田防災工作積累了可復制的經驗。
(普光氣田供圖)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