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姝 李婷 川觀新聞記者 叢雨萌
8月26日晚,成都城市音樂廳內,百年前的風雨飄搖與現代的車水馬龍僅一門之隔。自貢市川劇藝術中心攜大型原創川劇《君子光第》亮相四川省第三屆川劇匯演,以川劇所特有的高腔與幫腔藝術,讓“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劉光第形象于舞臺重煥生機。
據悉,四川省第三屆川劇匯演由四川省委宣傳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四川省文聯主辦,于今年8月啟動,將持續至2026年春節前。15部大幕戲及13部折子戲,經遴選進入集中展演。
《君子光第》作為四川省2025年重點簽約劇本,于今年初,由自貢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廣電旅游局牽頭啟動創作策劃。該劇時長1小時50分鐘,以甲午慘敗后的晚清時期為時代背景,刻畫了富順縣趙化鎮人劉光第立體的君子形象。
演出當晚,甲午海戰的慘敗、國家割地賠款、百姓生活困苦等場景,讓近千名觀眾深刻感受到戊戌變法的歷史背景,以及劉光第、譚嗣同等人為國家和民族命運舍身奮斗的事跡。
“想吃詐錢嗦”“隨和不等于隨便”“卑職叫王家駒”“哦豁,紅包沒拿到,還發了個大青包!”……一句句帶著鄉音的插科打諢,為劇目增添世俗煙火氣與幽默感。
“頭顱一顆,血薦炎黃;君子志節,壯我家邦。”合唱聲中,燈光漸弱,劉光第一身雪白布衣,宛如雕像屹立舞臺中央。霎時,劇場內響起陣陣掌聲,那是對“寧為玉碎”的君子光第的致敬、對“一死醒國人”精神的叫好。
“整場演出非常精彩,演員們的身段、表情和唱腔都十分到位,人物塑造飽滿生動,讓我們看得非常過癮。”觀眾唐女士感慨,劇中所展現的家國情懷、君子品格以及對正義的追求等主題,激勵自己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堅守正義、勇于擔當。
劉光第扮演者、國家一級演員劉開逵告訴記者,自己曾在20年前扮演過劉光第這一角色。“如今,我對人物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他既有‘志士報國重義節’的士大夫文人形象,也有‘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家國情懷,還有‘鄉音無改白發生’的柔情。”
據悉,8月27日晚,《君子光弟》將繼續在成都城市音樂廳上演。
(自貢市川劇藝術中心供圖)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