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記者 王密 文/圖
推開一扇沉重的雕花木門,時空驟然流轉;國風樂聲如水漫溢,遮面侍女羅袖輕揚,將賓客引入流光溢彩的“宮殿”深處……這不是影視拍攝基地,而是7月初在成都亮相的一家沉浸式火鍋餐秀——紅鼎艷的用餐現場。在這里,現代食客化身古代“才子佳人”,在漢唐樂舞的環繞間品嘗川味火鍋,在精心編排的劇目中完成一場穿越時空的文化盛宴。
成都紅鼎艷用餐現場
從北京的“宮宴”到杭州的“敘宴”,再到成都的“蜀宴賦”和“紅鼎艷”,不同朝代的故事在各地接連上演;國潮興起與體驗經濟的碰撞,催生出“沉浸式餐秀”這條新賽道。
人均四五百,還一票難求
川觀新聞記者采訪發現,“沉浸式餐秀”和演唱會類似,座位視野直接決定票價——周末的好位置甚至需提前一周預訂。以杭州“宮宴”為例,午宴第一排598元;晚宴第一排698元。也就是說,想要視野好一些,每人至少要花費600元左右。而在成都,蜀宴賦晚宴第一排價格為678元/人,紅鼎艷晚宴第一排價格為654元/人。
杭州“宮宴”預訂截圖
這還只是基礎票價。許多消費者還愿意額外支付一兩百元妝造費用,換上漢服、盤起發髻,實現從味覺到視覺、從身體到心靈的全面沉浸。
人均四五百,還一票難求,為什么消費者愿意為此買單?
妝造體驗漢服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的一項調查顯示,61.8%的受訪者認為,與傳統項目相比,沉浸式體驗能極大刺激感官,帶來全方位的觀賞享受;47.8%的受訪者則明確表示希望提供換裝等服務,以獲得更徹底的代入感。
最終的用餐環節也充滿儀式感:每道菜搭配一個節目,依托特殊禮儀、特色表演、餐飲及互動活動,共同構建出一整套完整的“食禮”文化體驗。
“沉浸式餐秀”在成都持續升溫
成都獨特的城市文化基因,為“沉浸式餐秀”這一新興業態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發展土壤和豐富多樣的消費客群。
成都紅鼎艷
濃厚的國風氛圍、活躍的夜間經濟、樂于為體驗買單的年輕消費群體,共同構成了成都包容且充滿活力的消費生態,使這類深度融合文化與餐飲的項目迅速落地生根、持續升溫。
記者了解到,目前,成都市場上具有代表性的“沉浸式餐秀”品牌主要有三家,它們通過深度挖掘在地文化,構筑起差異化的競爭壁壘。
今年7月亮相的“紅鼎艷”,巧妙融合蜀地山水意象與火鍋這一名片,結合蜀王宮建筑規制,在超3000平方米的場域中復刻出“殿前鼎鳴,階下霓裳”的古蜀盛景。12米挑高穹頂、雙面巨幕與動態光影,共同營造出“步入歷史畫卷”的沉浸氛圍。
成都蜀宴賦
位于東郊記憶的“蜀宴賦”,則立足成都千年文脈,以漢、唐、宋三朝的宴飲禮儀為敘事主線。四川蜀宴賦餐飲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品牌出品人楊孜介紹:“我們堅持餐秀一體、以禮入宴,采用古代分餐制的形式,讓顧客在席地而坐間體驗傳統禮樂文化與餐飲文明的融合。”
8月初新入局的“蜀國宴”則以人均298元更具親和力的定價策略,瞄準更廣闊的大眾市場。
記者從各品牌了解到,工作日晚間及周末場次預訂緊俏,需提前數日甚至一周訂位,節假日更是一席難求。消費者不僅為美食而來,更為一場穿越時空的文化儀式感和社交體驗而來。
“沉浸式餐秀”如何從“網紅”到“長紅”
盛宴之下,亦有隱憂。
一片熱鬧中,關于預約、妝造、體驗及餐食本身的“槽點”頻出。大眾點評等平臺上,不少網友吐槽“餐飲味道一般”“妝造敷衍”“管理混亂”等問題。由于沉浸式體驗兼顧多元功能,其對運營管理的精細度要求呈幾何級數增長。任何一個環節的短板,都可能讓餐廳成為“一次性消費”場所。
如何破解“復購率低”的難題,成為所有“沉浸式餐秀”經營者面臨的課題。
成都紅鼎艷餐食
成都紅鼎艷相關負責人左佐表示,實現從“網紅”到“長紅”的跨越,需以文化厚度為骨、以餐飲品質為肉、以運營創新為血。“我們通過定期更新劇目、推出節令主題宴、建立會員深度體驗體系等方式,持續制造新鮮感,激勵復購行為。此外,服務流程的標準化,如妝造環節的精細管理也是確保體驗質量穩定、提升整體口碑的關鍵。”左佐說。
楊孜也表示:“每個季度我們都會上新節目,不斷刷新消費者的體驗。餐食是根基,而非配角。我們每個季度也會更換菜單,非常注重餐飲品質。”
“年輕人對歷史文化體驗的渴求是真實的,這為‘沉浸式餐秀’的火爆提供了深厚的土壤。然而,持續的消費熱情需要用持續的優秀體驗來兌換。當最初的視覺驚艷過后,能留住消費者的,終究是扎實的文化內核、過硬的產品品質和無可挑剔的細節體驗。”成都餐飲同業協會執行會長袁小然表示。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