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記者 周偉 周顯彬/文 華小峰 /圖
8月1日晨,古井花園式工廠酒香氤氳,剛開完集團半年經營會的古井集團副總裁楊小凡向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表示,面對新一輪行業周期,集團定下總基調:堅持“向下扎根、向上生長、精耕細作、堅守堅定”。
在上一輪調整周期,以古井集團為代表的徽酒“四朵金花”強勢崛起,成為十余年來中國白酒行業后發優勢最顯著的主產區之一。近年來,需求萎縮、產能過剩、市場分化、競爭加劇、消費代際更迭、增長動能不足等諸多因素交互疊加,中國白酒行業步入第四輪調整周期,在風雨中成長起來的徽酒“四朵金花”,又將有哪些獨到的“打法”?
7月30日—8月2日,四川日報全媒體“尋酒論道·川酒謀新——全國白酒主產區調研行”第三站走進安徽,探秘徽酒“四朵金花”如何破局謀新篇。
部分川皖白酒“金花”周期分化
從“旗鼓相當”到“天差地別”
“無論是產量、數量還是體量,徽酒和川酒都不在一個量級,我們該向川酒‘老大哥’學習。”7月30日,安徽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鹽業與食品處處長趙德開門見山。
四川省酒業協會相關負責人則對徽酒的發展評價頗高,“過去十余年來,安徽在白酒產業龍頭企業培育、資本市場拓展、本土市場深耕等方面,在業內可謂獨樹一幟。”
時針回撥至2012年,這是中國白酒產業上一輪周期調整的起始年。這一年,川酒“金花”中的沱牌舍得和水井坊,川酒“小金花”中的豐谷、江口醇、小角樓等品牌的年營收額均在20億—35億元間,與以古井貢酒、口子窖、迎駕貢酒、金種子為代表的徽酒“四朵金花”的年營業額旗鼓相當。彼時,安徽白酒只有兩家上市企業。
12年后的今天,中國白酒產業新一輪周期調整來臨。曾經處在“同一起跑線”的部分川皖“金花”企業發展早已“天差地別”。作為徽酒“金花”之首的古井貢酒營收近三年連破兩個百億大關,今年正朝著300億元的目標沖刺,體量早已遠超約50億元的水井坊和舍得,領先川酒另外兩朵“金花”郎酒、劍南春半個身位。口子窖、迎駕貢酒2015年成功上市后迎來發展黃金十年,去年營收也雙雙突破70億元,而體量曾經在其之上的豐谷、江口醇、小角樓等川酒“小金花”,因各種因素影響,營收止步不前。
“在這一輪調整周期,徽酒‘四朵金花’年營收復合增長率超過25%,市值增長約20倍,在安徽本土市場的占有率接近70%。”業內專家分析認為,安徽無疑是上一輪行業周期中增長速度最快的主產區,同時也是白酒企業上市數量最多的省份。
行業周期調整不可怕
踩準節奏迎接“驚險一躍”
“建議你們去古井貢酒看看,那里可能有你們想要的答案。”7月30日,安徽省酒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說。
“古井貢酒也曾誤判形勢摔倒過。”8月1日,在調研組和古井集團座談交流中,在古井集團工作30余年的楊小凡坦言,在上世紀末那一輪白酒周期調整中,白酒產業“夕陽論”甚囂塵上,受此影響古井貢酒也曾布局多元產業,錯失了本世紀初白酒行業的黃金發展期。
“外部市場是決定企業‘驚險一躍’的關鍵,古井貢酒年度營收從20年前不到10億元到如今200多億元,其快速發展與我們科學研判行業趨勢、堅守質量工藝、踩準發展節奏密不可分。”楊小凡表示,行業調整周期并不可怕,“我們堅定認為白酒行業是永遠的朝陽產業,堅定認為每個匠心產品都是具有宣傳功能的‘自媒體’。”
每家成功企業背后都有“驚險一躍”。對安徽口子窖而言,其“驚險一躍”是2015年在A股上市,成為安徽第4家白酒上市企業。“我省高度重視上市公司培育孵化,專門出臺了企業上市‘迎客松行動’計劃。”安徽省酒業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極大地助推了安徽白酒產業跨越式發展。
“白酒行業有‘東不入皖 西不入川’的說法,說明川皖白酒產業發達,競爭也很激烈,且兩省白酒產業相似度高,未來我們可以加強溝通交流,讓中國白酒成為世界語言。”趙德表示,周期是最好的“老師”,未來兩省白酒產業可在市場營銷、標準建設、數轉智改、海外市場拓展等方面聯手拓新、穿越周期。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