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記者 張彧希 張明海 王密/文 肖雨楊/圖
深1.2米、直徑0.8米,缸口與地面齊平,汾杏酒廠釀酒車間內的近兩萬口地缸,遠看像一片沉默的方陣。
7月30日,山西汾陽驕陽似火。盡管酒企放了高溫假,但汾杏酒廠的車間內仍一派忙碌。工人們用棉布蘸著水,仔細地擦拭每一口地缸。在杏花村,維持地缸清潔是頭等大事。
“這是花椒水。花椒的辛香不僅能驅散殘留的異味,更在致密的陶壁上形成一層天然的保護屏障。”山西新晉商酒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李雄智說。
汾杏酒廠的工人們在車間內忙碌
在四川,花椒的“麻”成就了川菜的獨特風味;在汾陽,花椒水卻成為清香型白酒“清潔、穩定、純凈”釀造的關鍵一環。從一顆花椒帶來的碰撞開始,四川日報全媒體“尋酒論道·川酒謀新——全國白酒主產區調研行”第二站來到山西省呂梁市汾陽市,探尋清香型白酒核心產區的獨有個性。
香飄千年
形成“一村、一城、一區”布局
從太原市區前往汾陽,高鐵的走向恰好與汾河平行。自涔山深處發源的汾河綿延千里,一路滋養著汾酒、汾陽王、汾杏在內的一眾知名清香型白酒。
在山西省,約三分之二的高粱是供應清香型白酒釀造的粳高粱。7月中旬到8月上旬的集中降水期,正是高粱籽粒開始變飽滿的時節。當地一位媒體同行告訴我們,季風尾閭能到達的西界與高粱主產區的西界存在顯著的重疊性,也大致是中國清香型白酒優勢產區的西部邊界。
出了高鐵站,出租車沿汾酒大道一路向西,道路兩側幾乎全是各個酒廠的店鋪。“這里就是有名的杏花村鎮,鎮上差不多每家每戶都有人在酒廠上班。”順著出租車司機的指引,道路右側的汾酒集團出現在記者的視線里。
“這是汾酒集團新建的五星級酒店,有30多層,下個月開業,將是我們汾陽最好的酒店。”司機指著兩幢玻璃幕墻大樓說,“另一幢是汾酒集團的營銷中心,兩幢大樓背后就是汾酒集團所在地。”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晚唐詩人杜牧的名句讓杏花村在1100多年前就名揚天下。
汾酒,是產區的一根“標桿”。6000年的釀造史,1500年的成名史,800年的蒸餾酒史,300年的品牌史……汾酒因此被譽為“中國釀酒史的活化石”。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被業界看作汾酒的品牌張力。
在杏花村鎮東堡村蘆家街的汾酒老作坊博物館,是義泉泳、晉裕公司時期釀酒廠舊址,也是全國唯一一座現存仍在使用的集釀酒、貯存、銷售為一體的古代釀酒遺存。
“粉碎、潤糝、裝甑蒸糝、入缸發酵、裝甑蒸餾……”博物館解說員張媛告訴記者,老作坊依然保留著原有的車間并持續生產,整個汾酒集團的核心工藝也源于此。
距離老作坊僅10分鐘車程,就是中國最大的清香型白酒釀造基地——中國汾酒城。這座“城”東西長3.2公里、南北平均長約1.4公里,占地4.5平方公里,“占地面積相當于兩個平遙古城,仿古建筑面積相當于10個故宮,總儲酒能力達20萬噸。”張媛說。
俯瞰中國汾酒城
時至今日,山西汾陽已成為全國最大的清香型白酒生產基地,白酒產業也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貢獻了全市50%的GDP、60%的稅收和40%的就業崗位。
這里已形成“一村、一城、一區”的布局。“一村”是“中華名酒第一村”杏花村,“一城”是中國汾酒城,“一區”則是山西唯一的白酒專業開發區——杏花村經濟技術開發區。
同時,杏花村汾酒專業鎮作為全省省級重點專業鎮之一,擁有現代化白酒及關聯企業800余家,全產業鏈年產值達到400億元。2024年,杏花村汾酒專業鎮總營收228.8億元、同比增長11.9%,占山西全省首批十大專業鎮總營收的37.3%,穩居全省十大專業鎮之首。
清香崛起
清香品類勢能逐漸外溢
在汾酒博物館,一幅“2014—2024經營指標對照圖”吸引了記者注意:集團營收從2014年的43.77億元,增長到2024年的360.11億元,其中2022年到2024年兩年間,實現百億增長。
尤其是2023年,呂梁市白酒產量實現25.8%的增長,可謂異軍突起。增長勢頭之迅猛,恰好印證了“清香崛起”。
2024年,清香白酒銷售收入突破千億元。業內人士分析,清香的再次崛起并非狂飆突進,而是展現出綿長韌性。
“在白酒行業‘縮量競爭’背景下,汾酒通過優化產品結構、控量提價等方式平衡‘量’與‘質’的關系,以高端化戰略、全國化布局、品牌與渠道建設等為核心引擎,驅動企業持續保持雙位數增長。”汾酒集團相關負責人說。
“抓青花、強腰部、穩玻汾”,是汾酒推動產品結構優化升級的主要策略。汾酒憑借“青花20+玻汾”雙百億單品構建起價格帶護城河。中高端產品在山西汾酒營收占比提升至73.97%,盈利質量持續提升。
2024年,汾酒省外銷售收入223.7億元,占比超過61.8%,省內外市場的占比為4:6。“這意味著,汾酒已突破區域局限,展現出強勁的全國化拓展動力。”汾酒集團相關負責人說。
近年來,由“玻汾現象”帶來的光瓶酒熱度引發關注。對此,汾酒已經布局了10年。“一般的邏輯是,品牌越高端,越有競爭力。但我們做‘玻汾’卻恰恰是錯位競爭。”上述負責人分析,普通消費者也有對白酒品牌的消費追求,“玻汾”正好瞄準了這一點,去年賣出2億多瓶。
年報顯示,2024年汾酒省外經銷商數量達3718個,報告期內新增598個,表現出渠道對汾酒產品的充足信心。
在汾酒帶動下,清香白酒市場持續擴容,清香品類勢能也在逐漸外溢。以杏花村地區為核心,汾陽王、汾杏、汾陽市酒廠、龐泉酒業等一批頗具實力的清香型白酒企業逐漸涌現,推動優勢核心產品加快發展。
“走出山西,布局全國,這是汾陽王的跨越式發展路徑。”山西汾陽王酒業副總經理陳萬象說,感受到清香的熱度,這家有著30多年歷史的老牌民營企業在市場拓展方面有望實現質的提升。
汾陽王的酒庫
從2020年起,汾陽王開始全面布局省外市場。如今,依托“高端化、全國化、品牌化”戰略,汾陽王以山西為根據地,在環山西數省以及廣東、海南、云南、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積極布局。
與汾陽王不同,汾杏則選擇了酒莊模式,積極探索酒旅融合發展。記者走進其占地340畝的酒莊,只見山西大院風格的建筑氣勢恢宏,汾杏酒店、萬噸儲酒窖、釀酒體驗中心、酒文化博物館、釀酒基地錯落有致。“我們屬于中國白酒酒莊第一梯隊。”李雄智說。
新晉商國際酒莊一角
結構破局
勾勒“一汾三金六星”產業藍圖
“汾酒一家獨大,尚未形成企業梯隊。”山西省食品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黃永建說,從20億到百億級企業的缺失,造成山西白酒沒有“第二梯隊”,“這不是一個合理的結構”。
在汾陽市規劃的“一汾三金六星”產業藍圖中,龍頭企業汾酒集團身后,汾陽王酒業、汾杏酒廠、汾陽市酒廠組成“三大金牌企業”,青花酒廠等6家企業則構成“六大新星”。但現實是,這些企業規模尚小,品牌影響力有限。
新晉商國際酒莊一角
2022年,呂梁市政府出臺《呂梁市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2022年行動計劃》,提出組建山西杏花村酒業集團公司,整合小酒企和基酒市場,打造白酒行業新“旗艦”。
“十朵小金花”培育計劃隨之啟動,文水牛欄山生產基地、中汾酒業等被列為重要載體。
政府配套政策也在加碼。呂梁設立白酒產業鏈鏈長,由分管副市長擔任;啟動一期儲酒基金2億元;建設45萬畝“一把抓”釀酒高粱基地;支持牛欄山二鍋頭呂梁基地建設;啟動中汾酒業10萬噸白酒項目。
這些舉措成效初顯。“2024年,全省規模以上白酒生產企業35個,較上年度增加8個。同時產業規模快速增長、品牌價值顯著提升、產業集群效應增強。”黃永建說。
新晉商酒莊
2022年9月,得益于《山西省促進專業鎮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政策支持,杏花村汾酒專業鎮被列入10個省級重點專業鎮之一,肩負著打造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樣板的重任。
汾陽市政府也在《汾陽市推進杏花村汾酒專業鎮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中明確表示,將力爭通過3年時間將杏花村汾酒專業鎮建設成為世界級清香型白酒集聚區、中國酒業高質量發展區和世界知名酒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并在2025年底實現白酒工業總產值500億元。
作為汾陽清香白酒品牌集中向外展示的重要平臺,“汾清天下·杏花村汾酒專業鎮”全國行從2023年7月出發,先后與北京碰杯,與天津言歡,與上海“香”約、與新疆共盞……8場線下推介會,累計“圈粉”1.3億,簽訂合作意向37項,簽約金額達90億元。今年,“汾清天下·山西杏花村汾酒專業鎮”全球推介會跨越山海,相繼在西班牙、意大利啟幕。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