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記者 秦勇
8月2日,在射洪市仁和鎮敬老院,一群特殊的“小老板”成了主角,他們中最小的8歲,最大的15歲,他們把整整7天賣菜攢下的1436元,加上兩家愛心商家的捐贈,為老人們送去清涼與關懷。
就在一周前,這23名孩子還在射洪城南綜合菜市場里,吆喝著,努力賣掉他們的蔬菜。這場賣菜實踐活動最初源于“遂寧好人”朱藍霞的一個想法:她帶著自己的兩個孩子體驗生活,想讓他們認識到賺錢的不易。
朱藍霞的想法得到了更多孩子們的響應,于是紛紛加入到賣菜的行列,他們并非“賣菜高手”,8歲的汪筱彧夠不著電子秤,就踮著腳幫顧客裝袋,袋子常常比她還沉。有的孩子剛開始不敢大聲吆喝,漲紅了臉;有的算賬還不熟練,急得滿頭汗。搬菜筐、整理攤位,這些體力活對孩子們來說都不輕松。
7天下來,孩子們皮膚曬紅了,但錢包攢下了1436元的賣菜錢。
這筆錢該如何用呢?23名小志愿者商量后,決定用他們賣菜賺的1436元,購買了25箱礦泉水,供高溫下的戶外勞動者取用,剩下的錢,全部用來買了米、油和牛奶,送給仁和鎮敬老院的老人。
孩子們用勞動換來的“愛心基金”,激起了更多漣漪。射洪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組織的“愛心傳遞清涼,關懷溫暖一夏”活動,得到了更多力量的積極響應。一家寵物店送來了10箱礦泉水:“孩子們都在行動,我們也要出份力,給戶外工作者也送點清涼。”一家火鍋店也搬來了10箱水:“天熱,喝口水解解乏,這是我們的心意。”
8月2日一大早,物資裝車,兵分兩路。在射洪衙署街社區和涼帽山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由文明實踐員將商家與志愿者捐贈的礦泉水交接給社區,補充到便民服務點,供高溫下的戶外勞動者取用。補給后,孩子們帶著他們用余款購買的米、油、牛奶,來到了仁和敬老院。
汪筱彧抱著牛奶,小心翼翼地遞給了老人。老人們看著這群滿頭是汗的孩子,不住地說:“好孩子,辛苦你們了!”“謝謝小朋友們!”(射洪市文明辦供圖)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