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記者 周偉 周顯彬 王型芳/文 華小峰/圖
7月14日,站在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制高點天釀景區遠眺,“中國第一酒鎮”盡收眼底,赤水河猶如一條絲帶蜿蜒而過,右岸數百家酒企廠房依山傍水、鱗次櫛比,在盛夏晨曦中勾勒出別樣圖景。
近20年來,伴隨醬酒產業風起云涌,這座黔北小鎮吸引全國各路資本前來一展身手,催生了“每平方公里創造GDP超百億元”的產業密度,成為中西部地區首個“千億鎮”。茅臺鎮的崛起,是貴州白酒產業奮起直追的生動案例,目前貴州白酒利潤占全國的40%左右、出口額占據全國的60%以上……
良性的競合發展,是驅動中國白酒邁向更高水平、取得更大發展的關鍵所在。在新一輪中國白酒產業深度調整期來臨之際,在四川省酒業研究和發展中心支持下,四川日報全媒體“尋酒論道·川酒謀新——全國白酒主產區調研行”首站來到貴州。7月14日,調研組一行從茅臺鎮出發,頂著近40℃高溫,探尋貴州53度醬酒的發展之道。
鳥瞰茅臺鎮
貴州白酒亮出“四則運算法”
產能做減法、營收做加法、業態做乘法、隱患做除法
一河之隔的赤水河兩岸,醬酒產業發展政策迥異。赤水河右岸的貴州仁懷,近3年來大力推進“三個一批”治理工程,即清理整治退出一批、就地改造提升一批、兼并重組做大一批,旨在淘汰落后產能;赤水河左岸的四川古藺,去年底出臺政策鼓勵擴大醬酒產能,對新建大曲醬香型窖池每口最高補貼4000元。
看似矛盾的背后,是兩地醬酒產業發展所處不同階段的各自抉擇。“貴州省持續推動白酒產業轉型升級,深化‘三個一批’治理工程,僅去年全省便清理退出白酒企業632家、提升改造995家……”仁懷市酒業協會副秘書長楊必剛介紹。
醬酒產業聚集赤水河兩岸。
“作為貴州省首位產業、支柱產業和富民產業,貴州白酒產業發展一直備受重視,當下更加注重提升酒品質、打造酒品牌、呵護酒生態。”貴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貴州圍繞“六大產業基地”建設,明確“3533”重點產業集群發展目標,其中包括建設“全國重要的白酒生產基地”,計劃到2027年形成醬香白酒等3個3000億元級產業集群。
聚焦這一發展目標,貴州白酒產業亮出“四則運算法”組合拳——產能做減法、營收做加法、業態做乘法、隱患做除法。2024年,貴州將“三個一批”治理工程納入全省重點工作予以推進,同時加快推進茅臺、習酒技改等重點項目,發展壯大優強白酒企業艦隊。
調研組了解到,今年以來,貴州“白酒+”業態開始顯現乘數效應。2025年貴州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賣酒向賣生活方式轉變”,更大力度推進“四個一批”,打造10家優質醬酒體驗店,提升21個酒旅融合景區運營水平,建設5條美酒美食街區。
針對貴州白酒產業存在的個別亂象,7月18日,貴州11個省直部門聯合開展白酒行業集中整治,嚴厲打擊使用食用酒精、食品添加劑生產加工“串酒”冒充醬香型白酒的違法行為,明確多種“不予許可”“撤銷除名”行為,對不法酒企和隱患做除法。
“貴州舉全省之力發展白酒產業,在頂層設計、制度安排、政策配套等方面進行‘一盤棋’部署,大力推動以貴州茅臺為代表的醬香型白酒起勢騰飛。”中山大學研究員喬楊認為,貴州白酒亮出加減乘除“四則運算法”組合拳,具有很強的前瞻性和指導性,將讓貴州白酒在新一輪行業調整周期中搶占先機,對于全國白酒產業調整具有一定借鑒意義。
向“大”集中、向“小”分化、向“外”延展
遵義產區打造世界醬香型白酒產業核心區
汽車從茅臺鎮迎賓路出發,經過一段顛簸路后,一座建在大山深處的五星級酒店——集釀造、封藏與文化體驗于一體的茅臺鎮衡昌洲際酒店映入眼簾,出現在川觀新聞記者眼前。
“最近我都在這里,每天接待客人都搞不贏。”7月14日下午,環球佳釀衡昌燒坊創始人鄧鴻告訴川觀新聞記者,該公司投資的衡昌洲際酒店自6月底開業以來,已接待1000多位企業家,直接帶動簽單近1億元,“我們只做細分領域的引領者,打造更具文化性、藝術性,更有品位和調性的高端醬酒品牌。”
建在深山里的五星級酒店
在遵義產區,類似衡昌燒坊這樣獨具特色的白酒企業不在少數。“我們正聚焦打造世界醬香型白酒產業核心區,以更大力度服務保障茅臺在千億級基礎上繼續做大做強,支持培育壯大習酒、國臺等骨干企業,培育各具特色的明星企業。”遵義市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遵義產區已逐漸形成“龍頭引領、梯隊分明、特色互補”的產業格局。
調研組到遵義市白酒企業生產一線采訪
在向“大”集中、向“小”分化的同時,遵義圍繞“創新強鏈、配套補鏈、優化固鏈”向“外”延展。“今年,我們圍繞酒景、酒街等業態,推出六條主題游線路,推出‘黔酒中國行’遵義產區名優白酒推介活動,取得良好效果。”遵義市工業和科學技術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僅今年春糖期間舉行的首場活動,就簽約合作項目265個,簽約金額1.2億元。
貴州遵義與四川宜賓、瀘州以及江蘇宿遷、山西呂梁、安徽亳州,并稱中國白酒六大核心產區。2024年,對于貴州遵義和四川宜賓而言,都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兩地GDP分別歷史性突破5000億元、4000億元。但在2012年上一輪白酒深度調整期,宜賓和遵義GDP差距僅102億,瀘州和遵義GDP差距也僅有314億元。
從GDP旗鼓相當到千億級差距,關鍵變量就是白酒產業。2023年底,四川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支持宜賓瀘州組團建設川南省域經濟副中心的意見》提出,到2027年,世界級優質白酒產業集群全球影響力更加凸顯。2024年7月,貴州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支持遵義加快建設省域副中心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明確提出加快建設世界醬香型白酒產業核心區。
“企業強,則產業強;產業強,則產區強,遵義產區能獨占鰲頭,貴州茅臺的引領作用居功至偉。”貴州白酒商會副會長、貴州夜郎古酒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余方強向調研組坦言,“川酒濃香是黔酒醬香的老師,無論是品牌、市場、渠道等,濃香都在醬香前面,要互相學習、美美與共”。
國外市場才剛起步
貴州茅臺錨定萬億國際烈酒藍海
營收7963.84億元,同比增長5.3%……去年,全國白酒行業這一數據看似波瀾不驚,但仔細分析卻不容樂觀。
縱向看,過去3年,白酒行業營收增幅逐年下降,即便拉長時間軸,過去十年白酒營收年均增幅不到5%,市場蛋糕只增加了約2000億元,未來保持較高增幅的難度較大。
橫向看,白酒早已進入存量競爭時代,名酒企業的業績增長并非來自市場蛋糕的變大,而是存量博弈的結果,這也意味著白酒行業正加速向優勢產區、優勢企業和優勢品牌集中。
那么,中國白酒的下一個增長極在哪里?
面對國內市場存量競爭格局,推行國際化是擴大白酒總需求、挖掘新增量的關鍵。2024年,中國白酒出口額僅占白酒銷售總收入的0.9%。但多家市場調研公司發布的數據顯示,全球蒸餾酒市場規模超3萬億元,這意味著中國白酒企業大有可為。
拓展0.9%以外的萬億增量空間,茅臺已取得初步成效。2024年,茅臺將國際化作為頂層戰略設計,并在企業文化手冊《茅臺玖章》中明確,“讓世界愛上茅臺,讓茅臺香飄世界”的國際化愿景。同年,茅臺海外營收首次突破50億元,占到中國白酒出口額的六成多。今年一季度,茅臺在海外市場實現營收11.19億元,同比增長37.53%,增幅與增速均創新高。
“國際市場是茅臺的戰略主攻方向之一。”茅臺集團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茅臺國際化戰略總體考慮是‘三步走’,從拓展市場讓產品走出去的‘出口’,到輸出品牌、文化讓企業走出去的‘出海’,再到具備國際化的價值創造能力,視野格局、發展理念、標準規則與國際接軌、聯通的‘國際化’”。
調研組與貴州茅臺集團相關負責人座談交流
“近年來,四川、貴州兩省白酒產業都繪就了‘世界級’發展藍圖,宜賓、瀘州、遵義等白酒核心產區都制定了‘世界級’產區發展目標,五糧液、茅臺等龍頭企業已錨定‘世界級’企業和品牌。在實現‘世界級’目標的征途上,我們需要攜起手來,共同提升中國白酒核心競爭力。”四川省酒業研究和發展中心主任熊兵表示,推動白酒國際化,不僅是產業升級的必由之路,更是提升文化軟實力、服務國家戰略的關鍵舉措。作為中國白酒核心產區和龍頭企業,兩省名酒企業有責任共同推動中國白酒破圈出海、走向世界。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
實地探訪稿子 寫得相當客觀、全面有深度[強][強][呲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