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丹 雅安觀察 廖詩雪
近日,在雅安市石棉縣新棉街道,6歲的周鴻欽正專注地將捏好的蛋糕放在盤子里,興奮地向烘焙老師展示成果:“原來做成一塊蛋糕要這么多步驟!”
這是新棉街道2025年暑期公益班的日常場景。
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專業機構運營的模式,這個暑假,該街道為轄區60名兒童提供免費、全天制的托管服務,以“安全網”“成長艙”“暖心橋”三位一體服務體系,破解假期托管難題,讓惠民政策真正落地生根。
孩子們在公益班學習制作蛋糕
據新棉街道黨工委書記安銳介紹,前期調研顯示,轄區6-10歲兒童中近60%家庭存在暑期托管需求。街道據此制定專項方案,公開招標引入專業機構,構建“街道統籌+專業運營+街道、多部門督導”的閉環服務。托管課程涵蓋基礎托管、素質拓展、安全教育三大板塊,并融入消防站參觀、社區志愿服務等實踐活動,同時按年齡分班,每班10-15人,確保個性化指導。
安全是托管服務的核心。該街道建立“人防+物防+技防”體系,每個點位配備托管志愿者,安裝高清監控和消防設施,每周開展防溺水、消防安全等主題教育。“我們還專門針對幼兒階段的小朋友,開展了關于‘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等安全教育。”新棉街道社會事務辦公室主任余霞介紹。
公益班不僅解決看護問題,更注重兒童全面發展。該街道聯合石棉團縣委、高校等資源,引入川北醫學院志愿者開設“醫學小知識”課程,并聯動社區愛心助老餐吧提供專屬親子套餐。此外,家長可通過微信群實時了解孩子動態,周末參與親子烘焙等互動活動。
“一期公益班持續3個星期,結束后,我們會向家長發放滿意度問卷調查。家長對課程內容、安全管理的滿意度均超過85%,我們再向培訓機構兌付剩余購買資金。”余霞說。
從烘焙課到消防演練,從作業輔導到社會實踐,新棉街道的暑期公益班成為基層治理現代化的生動實踐。目前,轄區內形成了“公益托管+興趣培養+社會實踐”的立體化服務網絡,該街道還計劃將托管服務擴展到寒假。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