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
主要觀點
【剖析當前背景】
●距離二戰結束已經80年了,隨著時間的流逝,戰爭親歷者越來越少,戰爭的切膚之痛逐漸鈍化
●當前的歷史虛無主義,不再以簡單否定歷史事實為特點,而是通過選擇性記憶、模糊價值判斷等方式混淆視聽
●一些西方大國出于戰略競爭需要,通過各種手段模糊、扭曲二戰歷史,試圖打破戰后國際秩序,重新塑造有利于自身霸權的規則體系
【把握重大意義】
●堅持和弘揚正確二戰史觀,就是強調從大歷史觀、從歷史長時段和世界大視野看待二戰歷史,尊重歷史事實,堅決維護國際秩序和公平正義,以史為鑒共創未來
●我們只有以正確的歷史觀為錨,才能捍衛歷史真相,讓一切否認侵略戰爭性質的言行,一切歪曲甚至美化侵略戰爭的言行,一切逃避侵略戰爭歷史責任的言行,不論以什么形式出現,不論講得如何冠冕堂皇,都不攻自破
●弘揚正確的二戰史觀,最終目的不是停留在對歷史的回顧上,而是為了汲取教訓、更好地開創未來,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
【怎樣堅持弘揚】
●正義戰勝邪惡的歷史潮流不可阻擋,東方主戰場的重要地位不容置疑,世界人民在二戰中的主體地位不能否定
●以唯物史觀的眼光弘揚正確二戰史觀,以維護和平的理念弘揚正確二戰史觀,以命運與共的使命弘揚正確二戰史觀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畔氣壯山河的抗擊,開啟了全民族抗戰的偉大序幕。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全民族抗戰爆發88周年。在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回望,歷史的回聲意蘊深邃、振聾發聵。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從哪里來,到哪里去,不僅僅取決于我們有什么樣的歷史,更取決于我們如何理解與把握歷史。5月7日至1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并出席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慶典,在《俄羅斯報》發表題為《以史為鑒 共創未來》的署名文章,強調“堅持正確二戰史觀”。在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談時指出,要“共同弘揚正確二戰史觀”。一切歪曲二戰歷史真相、否定二戰勝利成果、抹黑中蘇歷史功績的圖謀都不會得逞!我們必須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堅定做歷史記憶的守護者、發展振興的同行者、國際公平正義的捍衛者,攜手為人類前途命運爭取更加光明的未來。
深刻領悟正確二戰史觀的內涵要義
歷史的真相,不容任何辯駁與歪曲。歷史并非不能考證、不能討論,但需要有基本的是非觀、價值觀。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的,“事實就是事實,公理就是公理。在事實和公理面前,一切信口雌黃、指鹿為馬的言行都是徒勞的。黑的就是黑的,說一萬遍也不可能變成白的;白的就是白的,說一萬遍也不可能變成黑的。一切顛倒黑白的做法,最后都只能是自欺欺人”,事實不容抹殺,也是抹殺不了的。堅持和弘揚正確二戰史觀,就是強調從大歷史觀、從歷史長時段和世界大視野看待二戰歷史,尊重歷史事實,堅決維護國際秩序和公平正義,以史為鑒共創未來。
正義戰勝邪惡的歷史潮流不可阻擋。在馬克思主義的歷史正義觀看來,歷史是正義的堅實基礎,歷史正義源于正義的歷史。發生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是世界愛好和平與正義的國家和人民同人類文明的兇殘敵人進行的殊死搏斗。以德、意、日為首的法西斯勢力在亞洲和歐洲形成了兩個戰爭策源地,企圖重新瓜分世界,肆無忌憚地在歐洲、亞洲、非洲及太平洋地區發動野蠻的侵略戰爭,把整個世界拖入戰火硝煙中,使許多民族面臨著生死威脅,使人類文明面臨著嚴峻挑戰。世界愛好和平與正義的國家和人民奮起抵抗,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開展了抗擊法西斯侵略的英勇斗爭。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把戰犯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這兩場大審判的正義性質、歷史價值、時代意義不可撼動!那些慘無人道的侵略行徑,那些血雨腥風的戰爭場面,那些令人發指的屠殺罪行,那些在戰爭中不幸死亡的幾千萬無辜生靈,都銘記在人類的史冊上,都銘記在人類的心中。
東方主戰場的重要地位不容置疑。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東方主戰場,對日本侵略者的徹底覆滅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從持續時間看,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開始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九一八事變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并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七七事變后,抗擊侵略、救亡圖存成為中國各黨派、各民族、各階級、各階層、各團體以及海外華僑華人的共同意志和行動,中國由此進入全民族抗戰階段,并開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在這場戰爭中,蘇聯、美國進行了4年,英國進行了6年,而中國整整戰斗了14年。從犧牲損失看,二戰的戰火遍及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軍隊和民眾傷亡超過1億人,其中中國傷亡人數超過3500萬,蘇聯死亡人數超過2700萬。日本軍國主義發動戰爭造成的破壞及其對中國資源和財富的大肆掠奪,按照1937年的比價,造成中國直接經濟損失1000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5000億美元。從歷史貢獻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對世界各國人民奪取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爭取世界和平的偉大事業產生了巨大影響。中國戰場長期牽制和抗擊了日本軍國主義的主要兵力,殲滅日軍150多萬,對日本侵略者的徹底覆滅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在戰略上策應和支持了盟國作戰,配合了歐洲戰場和太平洋戰場的戰略行動,制約和打亂了日本法西斯和德意法西斯戰略配合的企圖。作為亞太地區盟軍對日作戰的重要后方基地,中國為盟國提供了大量戰略物資和軍事情報。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樹立了一個以弱勝強的光輝范例,鼓舞了被壓迫、遭侵略的民族進行解放戰爭的信心和勇氣。
世界人民在二戰中的主體地位不能否定。人民是創造世界歷史的主體,和平與正義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二戰中,全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約20億人被卷入戰火,幾千萬人為獨立、自由、和平付出的犧牲不容否定。80多年前,蘇聯給予中國抗戰有力的物資支持,美國“飛虎隊”冒險開辟駝峰航線,朝鮮、越南、加拿大、印度、新西蘭、波蘭、丹麥以及德國、奧地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日本等國的一大批反法西斯戰士直接投身中國抗戰。加拿大醫生白求恩、印度醫生柯棣華不遠萬里來華救死扶傷,法國醫生貝熙葉開辟運輸藥品的自行車“駝峰航線”,德國的拉貝、丹麥的辛德貝格在南京大屠殺中千方百計保護中國難民,英國的林邁可、國際主義戰士漢斯·希伯等記者積極報道和宣傳中國抗戰壯舉……正是全世界人民跨越地域、種族、文化、意識形態的阻礙,攜手跨進同一條戰壕,以頑強的意志和英勇的斗爭,徹底打敗了法西斯主義,挽救了人類文明,決定了人類命運的走向。歷史證明,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偉大事業,戰爭勝利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取得的偉大成果。
把握堅持和弘揚正確二戰史觀的時代意義
歷史觀正確與否,關系人心聚散、國家興亡、民族盛衰。在這鑒往知來的重要時刻,堅持什么樣的歷史觀,以什么樣的態度認識歷史、對待歷史,所影響的決不僅是我們對過去的勾畫,更影響即將展開的未來。
這是守護歷史真實的需要。守護歷史真實,也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二戰作為人類歷史上最慘烈的戰爭,本應成為反思戰爭暴行、銘記正義的集體記憶。然而,由于受到部分西方政治勢力的影響,“忽視中國說”“二戰六年論”“日本受害論”等錯誤二戰史觀近年來甚囂塵上,試圖篡改歷史真相,嚴重淡化、否定中國等國家在二戰中的重要貢獻。這既同“西方中心論”的慣性影響有關,也同“歷史虛無主義”的敘事邏輯有關。距離二戰結束已經80年了,隨著時間的流逝,戰爭親歷者越來越少,戰爭的切膚之痛逐漸鈍化。當前的歷史虛無主義,不再以簡單否定歷史事實為特點,而是通過選擇性記憶、模糊價值判斷等方式混淆視聽。在人人都有“麥克風”的網絡時代,深度偽造技術對歷史進行高仿真的篡改,社交媒體算法則加劇了歷史認知的繭房,哪怕是“一眼假”的謊言也可能橫行。我們只有以正確的歷史觀為錨,才能捍衛歷史真相,讓一切否認侵略戰爭性質的言行,一切歪曲甚至美化侵略戰爭的言行,一切逃避侵略戰爭歷史責任的言行,不論以什么形式出現,不論講得如何冠冕堂皇,都不攻自破。
這是堅決維護戰后國際秩序的需要。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牢記歷史,是為了開創未來;不忘戰爭,是為了維護和平。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徹底粉碎了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通過戰爭稱霸世界的野心,徹底結束了列強通過爭奪殖民地瓜分世界的歷史,徹底瓦解了在世界上存在了幾百年的殖民體系,對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從構建聯合國等全球性國際組織的框架,到完善國際法體系的規則基石;從建設大國協作的穩定架構,到逐步形成全球治理體系的協同網絡,都離不開二戰勝利的深遠影響。二戰史觀與二戰勝利成果一脈相承,捍衛歷史正義就要堅持正確二戰史觀。當前,一些西方大國出于戰略競爭需要,通過各種手段模糊、扭曲二戰歷史,試圖打破戰后國際秩序,重新塑造有利于自身霸權的規則體系。國際形勢越是變亂交織,我們越要旗幟鮮明地反對各類圖謀篡改二戰勝利成果、顛覆戰后國際秩序原則、削弱聯合國在維護全球和平與安全中的核心作用的企圖,共同捍衛二戰勝利成果和戰后國際秩序,決不允許否認和歪曲侵略歷史,決不允許軍國主義卷土重來,決不允許歷史悲劇重演。
這是堅定捍衛國際公平正義的需要。沒有正確的歷史觀就沒有正義的歷史,也就沒有歷史正義。世界反法西斯的各國人民共同為和平和正義而戰,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之所以贏得勝利的根本源泉與動力。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從倫敦和平紀念碑前丘吉爾的曾孫朗誦起70年前英國首相慶祝勝利的著名演講,到巴黎凱旋門前法國總統為無名烈士墓撥亮長明火;從德國國會邀請歷史學家登上講臺紀念“德國解放日”,到紐約時報廣場數百對夫婦模仿著“勝利之吻”慶祝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這些都是對正確二戰史觀的集體共鳴,是對歷史真相的堅定守護,是對和平正義的不懈追求。令人遺憾的是,個別國家和政客為攫取地緣政治私利,罔顧歷史事實,肆意顛倒黑白,把侵略說成正義,把戰犯說成英雄,企圖否定蘇聯和中國在二戰中的歷史貢獻。這不僅是對歷史受害者的二次傷害,更是對人類和平發展的嚴重威脅。堅持正確二戰史觀,不僅是對歷史修正主義與篡史行徑的強烈譴責,更是展現了捍衛國際公平與歷史正義的堅定決心。
讓正確二戰史觀照亮人類新征程
沒有正確歷史觀指引的未來就是一匹野馬,無法駕馭。作為人類的共同記憶,歷史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也蘊藏著走向未來的答案。弘揚正確的二戰史觀,最終目的不是停留在對歷史的回顧上,而是為了汲取教訓、更好地開創未來,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
以唯物史觀的眼光弘揚正確二戰史觀。尊重歷史事實是堅持正確二戰史觀的根本前提。歷史的記憶和真相不會隨著歲月流逝而褪色,帶給我們的啟迪永遠映照現實、昭示未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用唯物史觀來認識和記述歷史,把歷史結論建立在翔實準確的史料支撐和深入細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礎之上。”如果缺乏基本史實支撐,很容易成為缺乏生命的空殼,甚至成為建立在沙灘上的樓閣。無論是回擊日本右翼美化侵略戰爭和殖民統治的奇談怪論,還是梳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的團結抗爭史,更多有力的證據被發掘,更多真實的史料被呈現,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只有事實成為有力的說服,歷史才能成為最好的老師。要敬畏歷史、堅守記憶,更多通過檔案、資料、事實、當事人證詞等各種人證、物證來說話,讓歷史虛無主義破產。二戰既然是一場世界性的戰爭,就必須擺脫“歐洲中心論”的狹隘眼光,著力研究和深入闡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意義、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重要地位、中國共產黨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關鍵等重大問題。要端起歷史的望遠鏡,從歷史長河、時代大潮、全球風云中分析演變機理、探究歷史規律,反思二戰對于人類文明的破壞,以及給人類帶來的空前災難,以正確的歷史觀奠定中國和世界走向未來的基礎。
以維護和平的理念弘揚正確二戰史觀。戰爭是一面鏡子,能夠讓人更好認識和平的珍貴。80年后的今天,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單邊主義、霸權霸道霸凌行徑危害深重,局部沖突和動蕩頻發,全球性問題加劇,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隨時可能發生,世界仍很不太平,戰爭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依然懸在人類頭上。天下太平、共享大同是中華民族綿延數千年的理想追求。中國是二戰勝利成果的主要締造者之一,也是戰后國際秩序的建設者、維護者、推動者和改革者,我們要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深刻教訓和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終站在歷史前進的正確方向上,堅守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人間正道,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共同創造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同時,要想捍衛和平,必須精武強能,以強大實力為后盾。“能戰方能止戰,準備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人民軍隊只有時刻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發的戒備狀態,錘煉能打仗、打勝仗的過硬本領,能夠隨時上得去、打得贏,才能換來真正的和平。
以命運與共的使命弘揚正確二戰史觀。歷史無法改變,但未來可以塑造。世界的命運必須由各國人民共同掌握,世界上的事情只能由各國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來辦。二戰中,西方資本主義大國實行綏靖政策,助長了法西斯主義的膨脹和橫行,德國吞并奧地利、進占萊茵蘭,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亞,日本擴大侵華戰爭,最終將世界拖入了規模更大、破壞更烈的世界大戰的深淵。二戰的慘痛教訓告誡我們,人類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各國不是乘坐在190多條小船上,而是乘坐在一條命運與共的大船上,唯有守望相助、合作共贏才能破解全球發展難題、應對國際安全挑戰。當今世界,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有增無減,人類又一次站在了團結還是分裂、對話還是對抗、共贏還是零和的十字路口。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的提出,是中國弘揚正確二戰史觀的生動實踐,顯示了中國人民對優化國際共生關系的期待,表達了與各國走多元共生、和諧共生、包容共進之路的愿望。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堅持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共贏而非零和,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兼顧各方合理關切,維護國際規則和秩序。
(作者系國防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解放軍理論學習》副主編兼編輯部主任)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
堅持和弘揚正確二戰史觀,就是強調從大歷史觀、從歷史長時段和世界大視野看待二戰歷史,尊重歷史事實??
堅守“和平與發展”歷史主題,讓“戰爭”一去不復返!
不忘歷史
以史為鑒
不難看出,戰爭題材的電影在描寫二戰歷史時,要么凸顯納粹德國的殘暴,要么著重強化西方國家的現場形象,忽略蘇聯與中國在二戰中的貢獻,這種選擇性的表達方式就是在變相輸送狹隘、偏激的歷史觀。
銘記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