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概括提出并深入闡述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是黨的二十大的一個重大理論創新,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最新重大成果。怎樣看待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價值?
答:中國式現代化是當代中國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也是正在生成的理論命題。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是黨深刻總結我國和世界其他國家現代化建設的歷史經驗,對我國這樣一個東方大國如何加快實現現代化在認識上不斷深入、戰略上不斷完善、實踐上不斷豐富而形成的思想理論結晶”。
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體系集中呈現了黨對現代化的規律性認識,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一重大時代課題,明確了是什么、干什么、怎么看、怎么干的問題,使中國式現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學、更加可感可行;擘畫了新的目標藍圖,即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明確了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發展新要求,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構成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四梁八柱,任何一個領域的缺失或不足都將使強國建設質量大打折扣;厘清了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沿革,貫穿其中的大歷史觀厚植了道路根基,強化了道路自信。在理論體系中,黨的領導決定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性質,五個方面的鮮明特色揭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內涵,二者從屬性特質層面標明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根本規定;中國式現代化的九條本質要求兼具現實指導性和未來指向性,明確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著力點;中國式現代化蘊含的獨特世界觀、價值觀、歷史觀、文明觀、民主觀、生態觀區別并超越西方現代化理念,塑造出全新的現代文明圖景;中國式現代化的規模效應及價值追求,使其展現出強大外溢效應,在回答“中國之問”時也回應了“世界之問”;五條重大原則明確了領導力量、方向道路、根本立場、發展動力和精神狀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需要正確處理好的六對重大關系,從方法論層面指明了如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等等。
中國式現代化理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了理論支撐。“中國式現代化,是我們為如何喚醒‘睡獅’、實現民族復興這個重大歷史課題所給出的答案。”社會歷史發展呈現出鮮明的地域性特色和階段性特征,社會主義和現代化的結合必須深入考量所處的社會環境。中國的現代化是在96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上、56個民族中、14億多人口中、5000多年文明積淀基礎上,在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中展開的,這一復雜性和特殊性決定了不能簡單套用既有現代化理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面臨的是獨特且全新的環境形勢。一方面,大國現代化不同于小國現代化,十億級人口的現代化在發展途徑和推進方式上必然不同于千萬級或億級人口的現代化;另一方面,不同制度屬性的現代化有不同的發展邏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必須堅定不移守好本和源、根和魂,因此,在中國這樣一個東方大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一項探索性事業,他者經驗有限,理論本身有其時代局限性,要使中國實現現代化就必須使現代化理論中國化時代化,“兩個結合”解答了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時代課題,是筑牢道路根基、打開創新空間的有效方法。源自中國歷史和實踐的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科學指南。
中國式現代化理論為廣大發展中國家獨立自主邁向現代化提供了參照。在歷史的進程中,西方首先啟動現代化并長期處于現代文明高地,隨后發展中國家在歷次現代化浪潮中或早或晚拉開現代化序幕,先發示范疊加后發追趕,路徑依賴成為后發國家自覺或不自覺的選擇。“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也沒有一成不變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現代化是人類共同追求,是歷史的必然,具有一般性規律,呈現出普遍性特征,但普遍不等于同質,各國實踐探索證明,移植嫁接現代文明、機械照搬他國模式、簡單套用理論模板行不通,各種再版、翻版在具體實踐中都存在水土不服。中國共產黨立足中國歷史和現實需要獨立自主啟動現代化,探索出契合中國又關聯于世界的現代化道路。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用幾十年時間走完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的奇跡。中國式現代化的成功推進和拓展表明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現代化模式,走自己的路是歷史通則。中國式現代化證明了走自己的路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其實踐及理論對廣大發展中國家更具借鑒意義。
中國式現代化理論為破解人類現代化難題提供了新思路。“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是基于中國國情、中國現實的重大理論創新,體現了我國現代化發展方向,是對全球現代化理論的重大創新。”經典現代化理論推動了人類文明現代轉型,但在資本邏輯驅動下,野蠻與文明相伴而生,造成一系列躲不開、繞不過的深層次矛盾問題。如兩極分化還是共同富裕?物質至上還是物質精神協調發展?竭澤而漁還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零和博弈還是合作共贏?照抄照搬別國模式還是立足自身國情自主發展?我們究竟需要什么樣的現代化?怎樣才能實現現代化……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推動人類文明安全可持續發展需回答好上述“現代化之問”。中國式現代化深深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現科學社會主義的先進本質,借鑒吸收一切人類優秀文明成果,轉換發展邏輯,堅守人民至上理念,秉持獨立自主原則,堅持守正創新意識,弘揚立己達人精神。中國式現代化最大限度地降低發展代價,緩和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國際間的緊張關系,是對既有現代化的內在超越。中國式現代化是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進步的一邊作出的籌劃,打破了“現代化=西方化”的迷思,為破解所謂現代化悖論、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了新方案。
(感謝天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顏曉峰、韓淑慧作答)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
中國式現代化是當代中國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
實踐創新
中國式現代化證明了走自己的路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其實踐及理論對廣大發展中國家更具借鑒意義。
實踐上不斷豐富而形成的思想理論結晶!
加快實現現代化在認識上不斷深入、戰略上不斷完善、實踐上不斷豐富而形成的思想理論結晶。
中國式現代化理論為破解人類現代化難題提供了新思路。“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是基于中國國情、中國現實的重大理論創新,體現了我國現代化發展方向,是對全球現代化理論的重大創新。”經典現代化理論推動了人類文明現代轉型,但在資本邏輯驅動下,野蠻與文明相伴而生,造成一系列躲不開、繞不過的深層次矛盾問題。。中國式現代化深深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現科學社會主義的先進本質,借鑒吸收一切人類優秀文明成果,轉換發展邏輯,堅守人民至上理念,秉持獨立自主原則,堅持守正創新意識,弘揚立己達人精神。中國式現代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發展代價,緩和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國際間的緊張關系,是對既有現代化的內在超越。意義無比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