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農村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都 文/圖/視頻
“我們仁壽縣龍馬鎮,地里的辣椒、玉米、紅薯都干死了,附近的黑龍灘水庫為什么不放水?”7月6日,仁壽縣龍馬鎮雙豐村村民陳小剛通過四川在線“問政四川”網絡問政理政平臺反映,龍馬鎮的農業生產因干旱受到影響,希望負責該灌區生產生活用水的黑龍灘水庫能夠開閘放水應對旱情。
對此,四川省都江堰水利發展中心黑龍灘管理處于7月9日作出回復:群眾反映的問題部分存在,但是黑龍灘灌區春灌供用水結束后水庫蓄水處于低位,且目前水庫庫容須首先保障灌區人民生活供水,目前不具備條件提供抗旱供水。
雙豐村遭受的旱情究竟有多嚴重?是否有其他辦法解決莊稼的“喝水”問題?7月11日,四川農村日報全媒體記者前往該村和黑龍灘水庫,進行實地采訪。
解疑惑
水庫蓄水量較去年同期減少
當天,記者驅車來到雙豐村,眼前的景象令人印象深刻。
辣椒干癟,紅薯葉片卷曲下垂,土壤因干旱出現裂口,部分水稻已出現葉黃等缺水癥狀。“村上辣椒、南瓜、夏玉米、紅薯等都受到干旱影響。”陳小剛告訴記者,現在正是南瓜和辣椒收獲的季節,受旱情影響,辣椒預計減產。
辣椒因缺水長勢干癟。
解決干旱,水是關鍵。記者在現場看到灌區渠道已經干涸,村內蓄水池的水位已見底。“去年同樣高溫干旱,黑龍灘水庫在7月和8月放了水保障生產,但今年不知為何沒有反應。”陳小剛提出疑問。
“目前,村上的生活用水保障正常,但是農業灌溉用水非常緊張,看到隔壁子簡陽市鎮金鎮的稻田里水源不斷,我們的田里卻干成這樣,心里難受。”陳小剛說,鎮金鎮大部分屬三岔湖水庫灌區,而龍馬鎮屬于黑龍灘水庫灌區,面對缺水的問題,當地不少村民希望黑龍灘水庫能夠開閘放水應對旱情。
渠道已經干涸。
去年干旱時水庫放了水,今年為何不放水呢?
“去年是黑龍灘水庫建成以來第一次向灌區提供抗旱供水。”四川省都江堰水利發展中心黑龍灘管理處供水管理科科長王建康告訴記者,去年6月28日進入高溫階段后,黑龍灘水庫兩次向灌區內提供抗旱供水。彼時,黑龍灘水庫蓄水量均超過2億立方米,具備提供抗旱供水的條件。
“能否向灌區提供抗旱用水,關鍵取決于黑龍灘水庫的蓄水量。目前,黑龍灘水庫蓄水量僅有1.5億立方米。”王建康介紹,現在黑龍灘水庫蓄水量與去年同期相比較減少8486萬立方米,與近10年同期相比較減少3318萬立方米。黑龍灘灌區春灌供用水結束后水庫蓄水處于低位,因此暫不具備條件提供抗旱供水。
探原因
多種因素疊加導致灌溉用水緊張
黑龍灘水庫作為新中國成立后我省修建的第一座大型蓄水灌溉工程,供水重任在肩。
黑龍灘水庫水位降低。
“黑龍灘灌區受益范圍輻射眉山市仁壽縣、樂山市井研縣等地,肩負著向眉山中心城區、仁壽縣全域等地共計300余萬人的生活供水任務。”王建康告訴記者,仁壽全縣境內無大江大河,主要依托黑龍灘水庫保障人民生活用水、農業用水及生態補水。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灌區生活用水需求不斷增加,黑龍灘灌區水資源保障壓力日益凸顯。
據介紹,多方面因素疊加影響,造成了當前灌區用水緊張的局面。
一方面,受高溫天氣影響,降雨減少。“2022年夏,仁壽縣最高氣溫達41.5℃,突破1957年當地氣象觀測站建站以來歷史極值。”王建康介紹,受高溫影響,2022年仁壽縣平均降雨量841.5毫米,較2021年度減少28%。2022年入冬后,降雨量38.2毫米,較歷史同期減少27.9%,形成冬干春旱氣候現象。
另一方面,蒸發提高。“在蒸發量方面,同期蒸發量達到308.7毫米,占2022年同期蒸發量的102.2%,占近10年歷史同期蒸發量的106%。”王建康說。
在去年夏旱、冬干及今年春旱、夏旱多重因素疊加影響下,目前黑龍灘水庫有效徑流僅有960萬立方米,占多年同期水庫徑流量的27.4%。此外,全灌區主要河流平均流量與2022年同期比較大幅減少。王建康介紹,今年入汛以來,灌區累計降雨量為110.1毫米,比去年同期偏少63%,全縣遭受夏旱。
尋對策
多方行動想方設法“補水”
面對旱情,當地干群積極行動。
在雙豐村,村民們為保障生產,在春節前自費挖掘蓄水池塘,應對農業生產用水需求。
村內蓄水池見底了。
仁壽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該局正加強受旱面積統計,并下派工作人員到相關鄉鎮開展生產指導工作。下一步,將根據氣候形勢,針對性制定抗旱生產建議,指導農業生產。
“目前東風渠每日向黑龍灘輸水流量約為10立方米至13立方米每秒。”王建康告訴記者,除了水庫自身徑流量,黑龍灘水庫全部要靠東風渠“補水”,目前水庫每日蓄水有所增加,但增幅不大。同時,為緩解灌區內用水壓力,黑龍灘水庫一方面將強化水資源調度,盡最大可能節約水量。另一方面,與縣氣象局加強溝通,在庫區范圍內增加人工降雨,引當地徑流增加水庫蓄水。此外,積極協調東風渠,爭取上游來水,確保水庫蓄水正常。
“我們不斷克服去冬今春旱情等問題,強化輸蓄水管理,將水量向丘陵灌區,特別是位于尾水灌區的黑龍灘灌區傾斜。”作為黑龍灘水庫的上級管理部門,四川省都江堰水利發展中心供水處副處長劉強介紹,今年以來,共向黑龍灘灌區輸水1.57億立方米,比多年同期多5400萬立方米。當前黑龍灘水庫蓄水1.5億立方米,可用庫容僅3000萬立方米左右,目前正在加快補蓄。
最新播報↘
受7月11日至13日強降雨天氣影響,全省高溫天氣得到緩解。7月11日至14日,眉山進入多雨時段。截至7月17日記者發稿時,根據黑龍灘灌區監測數據顯示,該輪降雨天氣以來,灌區內平均降雨量115.4毫米,距離雙豐村最近的李家溝監測點顯示,當地降雨量累計為92.5毫米。
“7月12日雨量最大,鄉親們趁著雨水把黃豆播種下去了,接下來還需加強田間管理,希望有用水保障。”7月17日,陳小剛告訴記者。
“旱情得到緩解。”王建康介紹,得益于這次降雨過程,這幾天東風渠來水較大,7月17日上午8點,東風渠來水31.3立方米/秒,黑龍灘水庫水位476.85米,對應的蓄水量為1.63億立方米,相比記者7月11日現場采訪當天黑龍灘水庫蓄水量1.5億立方米,增加0.13億立方米。
“水稻在關鍵生育期,尤其是孕穗到灌漿前期,一定要有適度的水分,否則就影響生殖生長,開花結實。”在田間管理上,四川農業大學教授、栽培專家任萬軍特別提醒說,當地的水稻生產尚處于拔節階段,當地應搶抓近期雨水天氣,雨后追施肥料,以肥調水,并在拔節后10天至15天時,抽水灌溉,保障水稻收成。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
干旱地區急需水解困,希望政府能為百姓想一下辦法。
抗旱救災
解決干旱,水是關鍵。
辣椒南瓜
雨水分配不均
旱情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