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記者 陳露耘 熊筱偉 鄧也 劉志杰
視頻 吳楓
毫無疑問,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會是四川省“十四五”規劃中的重點內容。五年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會是什么樣子?同一個問題,川觀新聞記者采訪了多位專家學者,他們從各自的角度描繪了前景,也指出了務實路徑。
五年后成渝什么樣?點開視頻看大咖展望!
劉元春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中國經濟50人論壇專家
未來5年,成渝兩地的經濟增長速度應當高于國家平均增速2-3個百分點,這2-3個百分點,就能夠保證我們區域率先在跨越中等收入的門檻上面做出很好的表率,特別是在西部做出表率。
黃益平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經濟50人論壇專家
5年后,一個最大的變化就是整個西部地區和和中國經濟的融合度會高度提高。 成渝地區在全國經濟當中的地位應該有很明顯的提升,我們過去因為自然原因導致的東西部經濟發展差距,相當一部分可以通過數字技術很大程度地緩解。
董煜
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執行副院長
5年以后,成渝雙城經濟圈會形成區域協同發展的初步框架,搭建起基本的合作制度體系。兩個地方的交通網絡會比現在更完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往來,也會上一個數量級。
呂廷杰
中國信息經濟學會常務副理事長
成渝地區可能會成為重要的人才基地,也會成為資金的高地,它拉動直接消費和間接消費的能力非常強。 它也會成為很多應用的重要實驗場地。在車聯網這個領域,兩個地方特別適合做一些有益的嘗試。
余淼杰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黨委書記、副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
貿易便利化、投資自由化、負面清單縮減、準入前國民待遇、政府簡政放權等,我認為都是成渝地區五年內有望實現的。
同時,城鎮化可以提高到一個新水平,高于國內的平均水平。我們現在國內城鎮化率大約為60%了,如果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城鎮化率能達到70%的話,那達到了很好的城市群狀態。
孫福全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副院長
隨著成渝地區科研條件不斷改善,這樣可能在科研方面會有一些大的突破,能夠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科學研究跟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能夠一體化的發展,形成良性互動。
楊正位
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常務理事
五年以后,相信成渝地區市場一體化程度會更高,開放程度也更高,增長極的作用也會更突出。
王亞男
生態環境部環評中心總工
成渝地區生態會有改善,而經濟發展可能就有賴于各位在五年當中如何更好把有限的資源和環境,更好的讓它高質量高效率的轉化成經濟經濟的相應的指標。
郭周明
商務部中國商務出版社社長
未來從雙城經濟圈的定位來看,它會是引領中國高質量發展的高地,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高品質生活宜居地。未來的成渝地區,它的發展一定是值得期待,我對此充滿信心。
本次系列高端訪談活動由省委省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省政府駐北京辦事處與四川日報社聯合主辦。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
貿易便利化
加油
點贊??點贊??
成渝合作,促進雙城發展。
越來越好
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