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名片
孫福全,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副院長,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國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起草組主要成員。曾主持《“十二五”及未來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愿景研究》《科教結合與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國家社會公益科技發展戰略研究》等重大研究課題30多項,是我國科技規劃與戰略研究、科技政策研究領域的知名專家。
川觀新聞記者 劉志杰 熊筱偉; 攝影/剪輯 吳楓
把成渝地區建設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是黨中央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一個重要定位。如何實現這一目標?我們采訪了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副院長孫福全。
孫福全不僅是我國科技規劃與戰略研究、科技政策研究領域的知名專家,也曾任職四川省綿陽市副市長,對四川科創水平和世界科技走勢都非常了解。接受采訪第一句話,他就明確,建科技創新中心,抓手在于共建西部科學城。隨后他圍繞西部科學城乃至“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給出了一系列務實建議。

談抓手:建設西部科學城首先要提升原始創新能力
基礎研究需要政府更多發揮作用。地方政府可以優先支持面向問題和需求導向這兩類基礎研究項目,要有意識圍繞川渝地區提出的建立現代產業體系,加強關鍵核心技術的攻關
記者:您說建科技創新中心,抓手在于共建西部科學城。從名字上看,西部科學城和其他科技城相比,是更側重于“科學研究”而非“科技創新”嗎?
孫福全:是的。新一輪科技創新趨勢,決定了我們需要非常重視原始創新。因為一方面,我們處在新一輪科技革命進程中,并且一些基礎領域的科研突破速度有所放緩,這對我們后發國家是科學追趕的機遇。而另一方面,美國對中國的科技戰也顯示出,大國之間的科技競爭越來越激烈,一方面暴露了我國在基礎科研領域有短板,另一方面也看到我國在5G等領域已經進入創新“無人區”,從跟跑變成領跑。所以對原始創新有更迫切的需求。
對川渝來說,高校院所密集,具有較好的科研資源優勢,但與此同時和東部在原始創新能力等方面也存在差距。共建西部科學城,就成了填補差距一個很好的抓手。當然,川渝不是簡單向東部看齊,而是要突出學科特色,發揮自身優勢。
記者:有個現實阻力是基礎創新領域研究回報周期特別長,市場可能很難配合進來。
孫福全:確實,基礎研究一般來說是市場失靈程度比較高的領域。所以需要一般政府更多發揮作用。
首先,開展重大基礎研究往往需要一些大的科學裝置,但這種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投入非常高,企業一般沒有投入能力。所以政府在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上需要加大投入。
其次,科學城需要加強戰略科技的研究,也就是滿足國家安全和國家重大需求的研究,這方面市場也是失靈的。因此,政府需要加強對戰略科技力量的投入?,F在的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都是有戰略科技力量的,但需要適當的重組或整合。從發達國家的經驗看,建設國家實驗室是一種有效方式。
再次,一些關鍵核心技術的攻關存在部分的市場失靈。因為長遠看肯定還是有回報的,但是關鍵技術攻關需要大量資金,很多企業承擔不起。所以建設西部科學城,要有意識圍繞川渝地區提出的建立現代產業體系,加強一些關鍵核心技術的攻關。特別是一些卡脖子技術,要舉全省之力,通過設立一些重大的科技專項,或者是組建一些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等方式,來進行聯合攻關。
需要注意的是,基礎研究分為單純滿足好奇心的,和面向問題和需求導向這兩類。對地方政府而言,可以優先支持后一類的基礎研究項目,尤其是一些交叉融合領域的項目。這些領域更容易取得突破、見到實效。另外由于我們不少技術進入“無人區”,所以還有必要考慮顛覆性創新的特色,引入“非共識”項目,不因意見不合就抹殺掉顛覆性創新的價值。
記者:成渝兩地都在建西部科學城。怎么協同分工呢?
孫福全:一方面就是在政府層面上的協同,需要加強統籌協調,考慮建立由科學城建設相關各方組成的推進機制的或者管理機構。
第二就是創新主體要加強協同,比如說共建研發機構,共建產業技術聯盟,共同申請承擔國家級科技計劃項目、共同開展國家科技合作等等。
第三就是科研基礎設施的協同,因為在川渝地區,特別是在四川,大型的科學儀器、大型的科學基礎設施非常多,所以要建立科研儀器設施的開放共享平臺,加強科研基礎設施的開放共享,提高設備利用率。
最后很重要的是政策協同。其實四川有一些很好的政策,也開展了全面創新改革實驗,有一些成功的經驗可以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過程當中進行推廣。

談特色:成渝地區科創中心的一個側重點是產業創新
四川創新的生態比較好,發揮優勢應注重產業創新,可以加強和粵港澳地區產業創新合作、加強和北京地區原始創新方面的合作,承接東部轉移出來的先進產能??茖W研究和技術創新、產業化的示范應用,要一體化發展
記者:除了西部科學城建設,成渝地區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還需要注意什么?尤其是和北京、上海等地在建的科技創新中心相比,成渝地區科創中心該怎么定位?
孫福全:北京是全國科技資源最富集的地方,擁有國內一流的高校科研機構,所以更側重原始創新;上海制造業基礎好,開放程度高,應該更加側重要利用國際的科技資源,提升技術創新能力;粵港澳產業創新活躍,應該更注重產業創新。
而成渝地區,一個側重點就是產業的創新,因為四川創新創業充滿活力,創新的生態也比較好,發揮優勢的話就是注重產業創新。這里一方面可以加強和粵港澳地區產業創新合作、加強和北京地區原始創新方面的合作;另一方面,西部地區也可以承接東部地區轉移出去的一些先進產能。注意不是那種落后產能,而是相對雖然不是那么高技術含量,但是對地區發展也有重要支撐作用的產業,比如說家電行業、汽車行業、一些電子通訊行業等。
記者:產業創新也是相對比較容易切入的角度。
孫福全:是的。并且科學城本來也就不能說只做科學研究??茖W的研究和技術創新、產業化的示范應用,要結合起來“一體化”發展,才是可持續的。所以要采用“一城多園”的模式。
記者:推動“一城多園”模式,哪幾個方面要引起重視?
孫福全:各個園區要有相對明確的功能定位,同時,各個園區之間也要加強協作,共同實現科學城的功能。園區不是越多越好,要因地制宜,但具有科學研究功能的園區是不能缺少的。除了成都和重慶的科學城之外,要注意用好中國(綿陽)科技城優勢。中國(綿陽)科技城是黨中央國務院批復的、全國唯一的科技城,它應該作為西部科學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科技城包括了科學和技術,再往下延伸就是產業;科學城可能應該更側重在科學研究這一方面,所以特別要把綿陽在核科學技術等方面在全國獨一無二的優勢,用足用好。
另外也要強調一下高新區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作用。這些區域創新資源比較密集,西部科技城建設要加強與高新區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統籌協調,發揮聚集效應,形成建設合力。
記者:產業轉化有個具體問題是科技成果轉化率不高,甚至有的成果是“本地下蛋外地孵化”。
孫福全:成果轉化率高低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最好不要輕易下結論。“本地下蛋外地孵化”也正常,因為我們建的是有全國影響力的科創中心,那至少你得輻射西部。當然,本地也確實需要一個要營造一個更好的營商環境,能本地轉化的就本地轉化,適宜外地轉化的就外地轉化。
其實現在有關科技成果轉化的政策已經比較完善了,下一步要聚焦到解決落實中的痛點上來。還有一個提醒就是要分工明確,搞成果轉化的話,要更多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高校和科研機構應該心無旁騖做科研,出高質量的科研成果。
本次系列高端訪談活動由省委省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省政府駐北京辦事處與四川日報社聯合主辦。
相關閱讀: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
科技創新
對原始創新有更迫切的需求
加強科技創新
把成渝地區建設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加強科技創新
加強關鍵核心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