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記者 羅海韻
近日,記者從廣安市前鋒區了解到,2025年上半年,前鋒區紡織鞋服產業產值達38億元,同比增長14.7%。
從2013年首批沿海轉移企業落戶前鋒區開始,紡織鞋服產業在此扎根生長、日漸茁壯,產業總規模已達百億元。日前,前鋒區輕紡印染特色產業集群還入選“2025年度四川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劍指“川渝地區重要的輕紡鞋服面料智造基地”,升級之路上,前鋒區紡織鞋服產業如何再躍升?
8月28日,俯拍前鋒區輕紡工業園。丁彥博 攝
企業主動求“智變”
精準布局與數智賦能雙輪驅動
8月28日,廣安市前鋒區輕紡工業園,四川俊喬針織服裝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智能化電腦橫機快速運轉,毛紗運輸機器人與人工協作精準銜接。
8月28日,四川俊喬針織服裝有限公司內,工人正在流水線上忙碌。受訪者供圖
今年以來,面對外貿環境急劇變化,俊喬針織積極轉變經營思路。“一方面,鞏固與原有品牌的合作,穩定外銷渠道;另一方面,通過自有品牌‘俊喬’積極開拓國內市場。”俊喬針織董事長曾蘭說,今年上半年,企業產值達7000萬元,同比增長100%,產量達100萬件。
主攻出口的“外貿老兵”——四川中亨鞋業有限公司也迅速調整市場策略。
一方面,將主要客戶群體從美國轉向歐洲。該公司總經理唐萬雄說,截至8月,公司在德國、土耳其等地拿到的國際品牌訂單排期已至年底。另一方面,該公司增設自營直播基地,嘗試在國內市場打開銷路。
戰略轉向與新市場開拓,離不開生產端“智改數轉”提供的支撐。6月,俊喬針織三期智能工廠正式入駐園區,配備智能AGV(自動導引)等先進設備,搭建ERP管理系統,生產效率提升30%。
“智能化不是選擇題,而是生存題。”廣安市福輝鞋業有限公司行政部經理胡德軍介紹,公司從2022年開始智能化改造,已引進110臺智能設備,包括電腦針車、視覺自動噴墨劃線機、架空吊籃輸送線等,不僅提高產能,還顯著提升產品質量,“比如全生產線配備的自動切割機,將誤差控制在0.1毫米內。”今年上半年,該公司生產線產量突破400萬雙,較改造前提升20%。
對四川三豐數智紡織有限公司來說,數字化創新更是引領企業破局、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該公司集紡織、印染、后整、銷售于一體,也是前鋒區紡織鞋服產業延鏈補鏈的關鍵落子。2017年以來,企業母公司投入資金打造ERP+MES系統,運用AI大腦自動配色和智慧染程技術,讓新廠生產效率顯著提升。
8月27日,四川三豐數智紡織有限公司車間,工人正在趕制訂單。丁彥博 攝
公司總經理熊小勇介紹,自6月中旬新廠試生產以來,產品合格率提高到90%以上,公司訂單已超過500萬米,日均發貨量穩定在20萬米以上。
政企協同謀“蝶變”
供需循環與要素優化筑牢根基
8月22日,廣安市紡織鞋服產業“建圈強鏈”供需對接活動在前鋒區舉行。活動不僅在現場展示各種鞋服產品,還聯動市內有需要的學校、企業、金融機構等,推動供需兩端對接,實現資源配置和價值共創。
目前,前鋒區已聚集紡織鞋服企業200余戶,基本形成特色產業集群,紡織鞋服產業產值年均增長10%以上。日前,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發布“2025年度四川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名單,共有35個產業集群入選。廣安有3個產業集群上榜,前鋒區輕紡印染特色產業集群就位列其中。
但在市場環境急劇變化的當下,要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仍是不小的難題。在供需對接活動上,企業代表提出問題,部門單位分析對策。
服務供應方面,如何進一步暢通供需“內循環”?廣安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市將推動產業鏈企業組建專業銷售團隊,深入市場調研,精準匹配客戶需求,推行柔性供應體系。
對保障產業要素,前鋒區也有初步謀劃,要聚焦企業發展痛點,精準補齊配套短板。
例如針對輕紡企業缺少蒸汽供應的問題,前鋒區引進華塑生態熱能蒸汽動力項目。該項目由蘇州華塑紡織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主要原材料為農林業和部分工業企業的生物質廢料,既可變廢為寶、綜合利用,又能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目前鍋爐房正開展基礎建設,園區內已訂購一臺鍋爐設備。”廣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前鋒園區黨工委副書記談博說。項目建成達產后,預計可實現年產值1億元以上,年稅收200萬元以上,保障前鋒園區集中供熱供汽需求,滿足周邊輕紡企業的需求。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
打造數智化產業鏈區塊,廣安企業在努力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