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四川日報
《四川日報》2025年9月6日 頭版轉03版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闞瑩瑩
鄉村游,還只想著田園風光、采摘體驗、鄉村民宿?這些已經不夠“新”了。
9月5日,2025年“活力中國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來到遂寧市安居區常理鎮海龍村。采訪團記者了解到,作為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海龍村讓鄉村旅游“上了天”——今年以來,該村推出直升機、熱氣球等低空觀光旅游產品,不斷創新鄉村旅游消費新場景。
海龍村村貌。郝飛 攝
海龍村有一口“氣”。這里被譽為“中國沼氣能源革命第一村”,上世紀70年代,海龍村(時為凱歌公社二大隊)打出了遂寧第一口沼氣池。隨即,沼氣技術從村里向全國各地推廣。如今,沼氣成為海龍村獨特的文化IP。依托沼氣文化,海龍村借勢發展起鄉村旅游,建起海龍凱歌農文旅園區。
田園風光、采摘體驗、鄉村民宿……經典鄉村旅游場景,再加上獨特的文化資源優勢,讓海龍村的名氣越來越響。海龍凱歌文化旅游產業園區管委會主任陳小兵介紹,自2022年4月園區開園以來,已累計接待游客364.29萬人次。
但是,隨著各地鄉村旅游項目日趨同質化,運營團隊意識到,必須為游客打造多元融合的消費新場景。
去年,低空經濟的火熱也蔓延到了海龍村。能不能換個視角游海龍?
今年春節期間,海龍凱歌農文旅園區正式啟動“低空旅游”直升機觀光項目,開設3條航線:環海龍凱歌8公里(短途)、環海龍凱歌至常理鎮12公里(中途)、環海龍凱歌至遂寧觀音湖40公里(長途)。活動首日,就吸引500余名游客前來體驗“在村里坐飛機”。
村里的低空游“飛起來”了,但問題也隨之而來:園區人流量主要集中在節假日,低空觀光項目也不能只熱鬧幾天。如何讓低空經濟在海龍村持續火下去?
答案還是要回到村里和游客中尋找。運營團隊意識到,園區每年都要接待大量研學團隊,村里還有7000多畝的糧油輪作基地。農業觀光、研學活動等項目,都是低空經濟的應用場景。
今年海龍村低空觀光旅游十分火爆。圖片由海龍凱歌文化旅游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提供
如今,無人機培訓機構已在村內規劃設立基地,主要開展農業無人機培訓;無人機研學機構把飛行裝備搬到園區內,吸引大批研學團隊前來體驗。
不只是低空觀光、無人機研學培訓。陳小兵介紹,“年豬節”“微馬賽”“自行車騎游”“百姓大舞臺”“親子龍舟賽”等充滿鄉村趣味的賽事活動接連不斷,豐富的鄉村旅游新場景讓海龍村既好玩又有趣。自園區開園以來,海龍村已舉辦各類賽事活動300余場次,帶動文旅消費達3.07億元。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