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記者跟隨活力中國調研行采訪團來到四川瀘州。據了解,近年來四川瀘州納溪區圍繞“三線記憶 煙火納溪”主題,以文旅融合發展為抓手,大力推動老舊街區改造,重塑老街記憶、煥發文旅消費新生機。目前,納溪區已完成絲廠微醺能量站、竹光里、建設街等7個老舊街區改造。
瀘州市納溪區文化廣電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周文菊詳細介紹了具體的改造做法與成效:
一是煥活“老空間”。聚焦絲廠、濱江路、火炬等老舊街區存量資源,發力“文旅+城市更新”,通過“微改造+精運營”模式,立足老舊街區原有特色風味,打造“納溪記憶”網紅打卡點,讓城市記憶與現代生活有機融合。絲廠圍繞特色燒烤、90年代風打造微醺能量站;火炬社區依托火炬化工三線建設資源,打造火炬1967文創園;濱江路圍繞長江風光,重塑碼頭文化,打造竹光里特色街區。
二是運營“新體驗”。突出運營前置,將商業運營思路謀劃植入老舊街區改造方案,引入優質市場主體,策劃高頻次、高質量的主題活動,培育“夜間經濟”“沉浸經濟”新增長點。今年以來,已舉辦微醺游“納”里“啤酒龍蝦節”“大話西游之女兒國奇妙游”“絲廠年代舞會”“絲廠村K”等文旅促消費活動25場,累計吸引游客15萬余人次,有效激發場景活力與文化魅力。
三是宣推“增流量”。堅持打造立體宣推矩陣,強化抖音、微信、小紅書等大眾社交平臺官方賬號運營,加強與網絡大V、本土文旅博主等的合作,結合“好享納溪·四季有約”文旅活動品牌,宣推絲廠微醺能量站、建設街、火炬1967等特色街區。今年以來,絲廠、火炬1967等點位線上宣推稿件曝光量超50萬次,線下客流突破30萬人次。
據悉,下一步納溪區將從三方面促進文旅融合不斷深化:
一是凝聚多方合力。進一步加強住建、商務、文旅等行業的合作力度,推動老舊街區改造形成“建設—招商—運營—活動—宣推”全生命周期管理機制,確保老舊街區改造與打造消費新場景有機銜接、取得實效。
二是重構街區格局。圍繞納溪區域消費中心城市核心承載地“一個地標、兩大商圈、兩大街區”布局,加速推進永·安十一巷、火炬1967文創園等項目,聯動山河明月·醉酒城、護國運動文化園、大學城、麒麟公園等,打造特色街區集聚區。
三是升級體驗業態。圍繞體驗升級,植入非遺、科技、演藝等沉浸體驗,培育“納么好吃”“納里有家”等五類新場景,做優“四季有約”文旅活動,推出“一圖游納溪”,提檔“吃住行游購娛”,打造特色街區獨特吸引力。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