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多年前的金秋
東坡先生收到僧人贈送的桂花
不忍獨享,便分享友人
寫下名篇
《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分贈元素》
如今,桂花早已是眉山的“秋日名片”
一入秋,滿城便飄起桂香
街巷、公園、綠地里
沁人心脾的香氣便會縈繞鼻尖
橙紅丹桂、橘黃金桂、淡黃銀桂……
九月的眉山,是桂花味的
唐沁瀟/攝

三蘇祠

祠內桂樹繁多,尤其是啟賢堂前600多歲的金桂,堪稱三蘇祠的“桂中元老”。微風拂過,千萬片金桂花瓣簌簌飄落,如同下了一場 “黃金雨”。
侯建明/攝
侯建明/攝
公園是桂花的集中棲息地,步入其中仿佛闖進“桂香結界”,拍照自帶“秋日氛圍感濾鏡”,清晨來還能看到桂葉上的露珠,格外清新,適合放慢腳步、深度賞桂。

東坡城市濕地公園


蘇軾公園

曾永麗/攝
曾永麗/攝

仁壽城市濕地公園


喚魚公園

唐沁瀟/攝
唐沁瀟/攝

柴桑河濕地公園

比起公園與景點的“刻意”,路邊街巷的桂花更顯隨性,可能是小區(qū)門口的一棵老樹,也可能是人行道旁的幾株新苗,藏在日常煙火里,轉角就能遇見驚喜。

東坡區(qū)長庚街

曾永麗/攝
底伊樂/攝

彭山區(qū)李密大道


丹棱縣興業(yè)路


青神縣建設路

唐沁瀟/攝
唐沁瀟/攝
在園區(qū)里,既有硬核的產業(yè)夢想,也有不期而遇的溫柔浪漫。一縷桂香,便能悄悄軟化忙碌的節(jié)奏,治愈整個秋日的疲憊。

眉山高新技術產業(yè)園區(qū)(川金象)


科工園(眉山中車制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秋日里,公路兩側的桂樹成了最亮眼的“路標”,沒有刻意修剪的規(guī)整,卻有山野間的肆意生長,桂香隨著風、伴著車輪的節(jié)奏,成了公路旅行里最治愈的“背景音”。

大峨眉國際旅游西環(huán)線

范自節(jié)/攝
秋日品桂不必刻意奔赴遠方
公園的 “桂海”、景點的 “人文桂景”
或是街巷里不期而遇的桂香
都是秋日最珍貴的饋贈。
當然,這份饋贈不止于嗅覺和視覺
還能悄悄溜進舌尖
化作道道美食
桂花糕
■ 材料
糯米粉150克、干桂花200克、溫水200克、澄粉75克、色拉油40克、白砂糖30克、蜂蜜適量。
■ 制作
1.白糖加入溫水中,攪拌至融化。
2.過篩加入糯米粉和澄粉,加入適量桂花攪拌。
3.加入色拉油,攪拌至水油混合。
4.容器內壁刷色拉油。
5.把混合好的原料倒入容器,靜置40分鐘醒發(fā)。
6.冷水入鍋,上架放蒸布上隔水蒸30分鐘。蒸好脫模,待涼后用刀蘸水切塊,撒上干桂花點綴,澆上蜂蜜水即可。
桂花酒
■ 材料
鮮桂花500克、紅棗150克、龍眼肉50克、枸杞50克、米酒2000克,喜歡喝甜的可以加入適量冰糖(或白糖)調味。
■ 制作
收集到新鮮桂花后,先放置陰涼通風處風干一夜,然后以每斤桂花加四兩白糖(或碎冰糖),與花拌勻,放入酒缸內任其發(fā)酵2日-3日,加入米酒(亦可用高粱酒),密封窖藏,一年后啟封,再加入枸杞、紅棗浸泡1月左右,即可開啟飲用。
桂花拿鐵
■ 材料
咖啡粉適量、干桂花2g、牛奶180ml。
■ 制作
1.用咖啡粉萃取濃縮咖啡液。
2.將干桂花放入咖啡液中浸泡30秒。
3.過濾干桂花后加入牛奶180ml。
雨后的周末
循著沁人心脾的桂香
去撿拾桂花
給自己來一份秋日限定美食吧
策劃:徐莉莎
統(tǒng)籌:曾永麗 鄒鈺
參與:譚笑非 方旭
供圖:各區(qū)/縣委宣傳部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