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凱政 川觀新聞·甘孜觀察 楊孟雙
近日,浙江淳安援巴工作分隊組織杭州西子女聲合唱團、浙江科技大學師生共17人赴巴塘縣開展采風交流活動。此次活動以“民族三交”為目標,行程超2000公里,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巴塘,通過藝術交流搭建合作橋梁,初步構建起“文化+文旅+產業”多維協作新路徑。
活動首日,采風小組參與了非遺弦子舞全國推廣工程啟動儀式。
杭州西子女聲合唱團演唱浙江民歌《采茶舞曲》,婉轉唱腔與細膩表演獲現場觀眾好評。“歌聲很好聽,看完特別想去杭州看看。”觀眾卓瑪說。而儀式上弦子表演老者托舉兒童的場景,也讓合唱團成員金麗梅深受觸動:“太震撼了,頭一回目睹如此熾烈的藝術演繹,更像是用生命在傳承。”
活動現場
現場,采風小組向當地贈送了絲織“錦繡西湖卷軸”、西泠印社社長瓷器杯等文創產品,當地則以哈達回贈,促成兩地文化元素的友好互動。
隨后,“巴塘歡歌·西子樂揚——‘三交’文化交流暨杭巴兩地合唱團與非遺傳承群體共話傳承”座談會召開,共同探討傳統藝術傳承與發展。巴塘藏戲團團長西繞、弦子國家級傳承人王扎西等老中青三代傳承人,詳細介紹了弦子、藏戲的歷史、技藝及傳承現狀。
活動現場
中國音協合唱聯盟副主席、西子女聲合唱團藝術總監閻寶林結合經驗為巴塘非遺傳承建言。他提出,要先做好唱腔錄制保存,再將原始旋律融入現代生活;同時推動弦子走進中小學及特色高校課堂,夯實普及基礎。中國合唱協會童聲合唱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曹冠玉也透露,已開始構思融入巴塘元素的新作品。
期間,采風小組還前往措普溝、龍王塘藏戲基地、格木村等地,實地采集弦子、藏戲等非遺素材。
活動現場
據了解,此次采風源于2021年浙川對口支援工作。四年來,杭巴兩地已在教育、醫療、文化等領域形成常態化互動。10月中旬,巴塘藝術團將赴杭,與西子女聲合唱團共同首演此次采風創作的新歌;浙江科技大學設計學院則計劃將藏族編織技藝融入產品包裝與表情包設計,打造巴塘特色IP。
圖片來源:巴塘文廣旅局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