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觀察 韓嘉偉 文/圖/視頻
清晨七點,霧還沒從山腰退下,攀枝花市鹽邊縣聯合村的石板路上已經響起了腳步聲。孩子們抱著鼓鼓囊囊的書包,排隊站在“三味蔬屋”門前,踮著腳尖把《昆蟲記》《草房子》輕輕放進竹筐,再從志愿者手里接過一束沾著露水的大麗花和一籃剛摘的有機番茄——這是村里舉辦的“以書換蔬”活動,海拔兩千米的山風把花香、書香和孩子的笑聲一起吹得很遠。
思變:從“爛底子田”到蔬菜高產田
由于地理位置偏遠、海拔較高且地形復雜,擁有百年歷史的聯合村不少耕地都是“爛底子田”,廣種薄收。“窮則思變。”聯合村黨總支書記程元金說,高海拔帶來氣溫較低、病蟲害少等優勢,加之當地年日照時間最高可達2700小時,非常適合蔬菜種植。
以書換蔬活動。蘭楠攝
平整土地,請來蔬菜種植專家指導,選種、起壟、栽培、施肥,專家盡心教、村民用心學,曾經的“爛底子田”變為蔬菜高產田。如今,聯合村蔬菜種植面積達6000多畝,成為國家級無公害蔬菜基地,蔬菜年產值達6000多萬元,村民人均年純收入達2.6萬元。這些蔬菜不僅在當地熱銷,還遠銷至北京、重慶等地。
出圈:一部熱劇帶火百年古村落
沿著盤山彩虹路往村里走,白墻灰瓦的傳統民居依山就勢,整個村莊地處山坳,坐西向東,緊湊而錯落有致,遠看像極了一幅山水畫卷。
今年年初,央視熱播劇《駐站》,帶動東寨村拍攝地聯合村出圈。作為第五批中國傳統古村落、第二批四川最美古村落的聯合村,吸引劇組取景拍攝的優勢在哪里?
聯合村百年古村落。
鹽邊縣文旅推介官萬文文介紹,《駐站》中,常勝宣傳鐵路安全、為村民鋪路、資助孩子上學、探尋多肉種植等情節,與東寨村的拍攝地聯合村的發展歷程相契合。聯合村積極發展蔬菜產業,招商引資致力于共建和美鄉村,大力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劇中場景在聯合村皆有縮影。
聯合村大麗花田。
例如,劇中有機農業試驗田、東寨孩子們的手工屋,分別與聯合村的“有機農業”“藝術鄉村”等一一對應。從“過境站”到“目的地”。如今,聯合村已培育出一批民宿、特色餐廳、果蔬采摘園等新業態,推動村民多元增收。
棲息:山水之間的桃源意境
去年9月,錦府驛·觀山酒店在村子最高處的老宅基地上落成。融山水之美、田園之靜、人文之意于一體的千朵書閣、如是咖啡廳、好柿餐廳以及讓塵花園,營造出“方寸之地,即是桃源”的意境。開業后迅速登頂攀枝花新媒體酒店榜首位,并榮獲“網紅度假酒店冠軍”,節假日入住率達90%以上。
錦府驛·觀山酒店。
山腳下,曉峰多肉民宿的木門“吱呀”一聲開了。返鄉青年程文峰和周均莉把多肉植物搬進民宿,瓦片上、墻頭上、窗欞間,到處是胖乎乎的“小精靈”。他們把客房取名“朧月”“桃蛋”“冰梅”等多肉品種名,讓游客在住宿過程中充分感受到多肉文化的魅力。“自2025年6月營業至今,入住率保持在60%以上。”周均莉覺得文旅這碗飯會越端越穩。
曉峰多肉民宿。
霧散云開,陽光鋪滿山谷。孩子們把換來的番茄捧成一盞盞小燈籠,照亮石板路,也照亮聯合村的明天。書頁在風里翻動,蔬菜在土里拔節,民宿的炊煙裊裊升起——當書香、蔬香、花香與人間煙火一起升騰,這座百年彝村便完成了從“路過”到“抵達”的華麗轉身。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