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記者 李天銳 何勤華
8月29日,在四川省新聞發布廳舉行的涼山文旅融合發展暨首屆瀘沽湖“轉山轉海節”新聞發布會上,關于涼山文旅成效與目標的兩組數據,吸引了眾多目光。
——今年火把節文旅系列活動期間,涼山各地共接待游客1654萬人次,實現旅游總花費14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1.85%,創下歷史新高。
——到2027年,涼山將基本形成特色文旅業態體系,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旅游總花費將分別突破100億元和1000億元。
涼山州副州長蘇正清表示,當前涼山正通過“三大行動”,持續塑造“彝海結盟地·五彩大涼山”文旅品牌,通過深耕文博研學旅游、陽光康養度假等七大特色業態,推進文旅深度融合。
2025年涼山火把節西昌狂歡夜 涼山觀察 王榮升 攝
深耕七大業態,推進文旅深度融合
涼山自然風光秀麗、民族文化多元。據介紹,涼山州委高度重視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明確以文化為魂、旅游為體、科技賦能、保護優先,大力發展“夏季清涼·冬季暖陽”全域全時旅游,加快打造民族地區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
當前,涼山正打造“彝海結盟地·五彩大涼山”文旅品牌。“這是涼山最鮮明的文旅標識。”蘇正清介紹,涼山將通過全時全域布局、加快建設文旅地標、強化品牌傳播“三大行動”,持續擦亮這一品牌。
發布會外的“好物展示”。李天銳 攝
具體而言,涼山將全力創建螺髻山國家5A級旅游景區,打造邛海世界級度假區,推動瀘沽湖、會理古城—仙人湖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規劃建設金沙江—安寧河陽光康養走廊;將運用新媒體精準營銷,持續做靚“彝海結盟”“民族風情”“夏季清涼·冬季暖陽”“中國航天城”四張名片。
在此基礎上,如何進一步做好業態培育、提升游客體驗?
蘇正清介紹,涼山將通過深耕文博研學旅游、陽光康養度假、鄉村休閑旅游、生態觀光旅游、民族風情體驗、航天科技旅游、影視演藝旅游七大特色業態,并通過實施景區強基煥新工程,完善“快進慢游”交通網絡、優化智慧旅游服務平臺,加強“文旅+消費”場景營造,發展假日經濟、夜間經濟、銀發經濟,讓各年齡段游客暢享涼山煙火氣。
推動優質文旅資源轉化為高質量發展新優勢,涼山目標明確:“到2027年,文化旅游業將成為重要的支柱產業、民生產業、幸福產業。到2030年,基本建成四川文藝副中心和國際陽光康養旅游目的地。”
9月15日瀘沽湖轉山轉海節登場
秋冬涼山四大類活動等你來
發布廳外,來自瀘沽湖附近人家的手工藝品、文創產品等,充滿民族韻味。而此次會議發布的涼山秋冬節慶活動、藝術盛宴、活力賽事、特色場景四大類活動中,首屆涼山州瀘沽湖轉山轉海節也最受關注。
據介紹,四川省、涼山州高度重視瀘沽湖文旅發展。今年3月,涼山州出臺《關于促進瀘沽湖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決定》,把每年農歷七月二十五日確定為瀘沽湖轉山轉海節,圍繞“世界旅游目的地、文化景觀遺產地、摩梭家園共富地”三大目標,致力于將瀘沽湖打造成國際旅游目的地,為摩梭文化筑起“活態保護屏障”。
瀘沽湖。梁靜 攝
轉山轉海節是摩梭人最為盛大莊重的傳統節日。節日當天,摩梭男女老少身著絢麗多彩的傳統服飾,佩戴精美銀飾,齊聚瀘沽湖畔,祈求平安、健康與豐收。2025年涼山首屆瀘沽湖轉山轉海節,將于9月15日至16日在四川瀘沽湖景區舉辦“1+3+N”的特色活動,“1”場開幕式及萬人轉山轉海,達巴執禮祈福,千人甲搓踏歌而行;“3”場主體活動,則包括“瀘沽湖之夜”星空音樂會、2025環球人物年度盛典·瀘沽湖對話和民族文化守護者致敬之夜;此外還將舉辦“N”項特色體驗活動。上述活動中“坐豬槽船環湖慢游”“跳甲搓舞”等內容,都是具有唯一性的獨特體驗。
木里縣會場則將通過香格里拉湖轉海(湖)、非遺展示、“哦呀木里”藏裝秀、轉山轉海音樂會和農特產品展銷及特色美食集市,展示木里生態之美、民族之韻。
節慶活動方面,11月開啟的“彝歷新年”系列活動,是彝家美食、民俗文藝展演和民間體育競技的集中呈現。當月的“大涼山戲劇節”,12月的 “中國(四川)民族音樂周” 與 “大涼山冬季陽光音樂季”,則將為秋冬增添藝術氛圍。“西昌邛海濕地馬拉松”與“薩馬蘭奇競賽季”,讓游客感受到運動的樂趣。此外,涼山17個縣市和重點景區,還將推出豐收采摘、非遺體驗、美食薈萃、文體賽事等活動。
“月月有活動,天天都精彩。”涼山州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局長陳紹奎表示,涼山正以豐富的業態,寵客的服務,邀游客共赴“金秋瀘沽湖之約”與“冬季暖陽之約”。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
幾年前去過一次瀘沽湖,真的太美了!可惜那次時間有限,游玩太匆忙,一直想著找機會再去一次,好好住幾天
文旅融合不能只看數據增長,摩梭文化活態保護才是關鍵。瀘沽湖的轉山轉海節既要展現民族風情,更要警惕過度商業化對原生態文化的侵蝕。建議建立非遺傳承人參與機制,讓文旅開發真正助力文化傳承
1654萬人次的接待量背后是基礎設施的硬核支撐,西昌到瀘沽湖的"快進慢游"交通網建設才是真功夫。期待看到更多智慧旅游落地,比如AR導覽還原古道茶馬駝鈴
七大業態布局很全面,但陽光康養度假與生態觀光如何平衡?建議建立景區承載量動態監測系統,莫讓"清涼"變成"擠爆"
火把節143億消費太亮眼了!西昌的燒烤攤都能刷移動支付了吧
達巴祈福甲搓舞,沉浸式體驗沖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