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觀察 周夢穎 文/圖
8月28日晚,瀘州市家庭教育進社區啟動儀式暨開學第一課在江陽區茜草街道鄰府社區家長學校舉行。活動現場,24組家庭、58名家長及孩子走進夜校開啟“求學”之旅,后續,他們還將和另外100余個家庭一起,進行為期2個多月的家庭教育學習。
活動現場,家長與孩子互動環節。
隨著家庭教育進社區啟動,也標志著由市婦聯、市教育體育局主辦的首個家庭教育夜校正式開課。
家庭夜校學什么?從瀘州市家庭教育進社區初階課程預告表可以看到,分為公共課、學前段、小學段、初中段和高中段。課程涉及嬰幼兒發展敏感期、隔代教育智慧、情緒管理與親子溝通、電子產品管理使用等,主要聚焦婚姻關系、親子關系等家庭關切內容。
家庭教育進社區啟動。
據介紹,夜校根據孩子年齡及家庭進行分班,各學段20-36組家庭不等,每周二、周四分段集中線下開課,同時利用其他晚上和周末時間,適時共同學習公共課程。
“我們平時不是玩手機就是看電視,今天我們也學會了相互理解,換位思考,小游戲也使我們的親子關系越來越有趣,玩得很開心。”上完首次課程后,何明燦媽媽說,課程結束后,線上也會有微信群分享家庭教育干貨,及時為家長們答疑解惑。
據了解,此次家庭教育進社區,是婦聯發揮‘聯’字優勢,在推進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家校社’協同育人和兒童友好社區建設上的全新嘗試。在此項工作啟動前,市婦聯就會同社區,通過實地調研、問卷調查、走訪了解等方式,掌握社區家長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困難和問題,以問題為導向,梳理形成社區家庭教育需求清單。依托市家研會組織10名深耕家庭教育事業、有豐富教學和實踐經驗的專家,組建教研團隊,緊扣0-18歲兒童家庭教育中的熱點問題,按照學前、小學、初中、高中四個學段,分組研發符合各年齡段需求的個性化課程。
瀘州市首批家庭教育進社區導師。
作為家庭教育進社區活動的首個試點社區,瀘州市江陽區茜草街道鄰府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婦聯主席傅瀘說:“轄區1.1平方公里有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這邊的居民對家庭教育的需求量大且集中。為了滿足群眾需求,會不定期組織開展家庭讀書會,親子活動等,也會針對大家所關心的問題,組織主題專家講座。現在家庭教育夜校開課,能更精準解決群眾需求。”
今年2月,瀘州市入選第四批國家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名單以來,瀘州市婦聯以“兒童友好 家庭美好”為主題,將家庭教育與兒童友好城市建設深入融合。瀘州市婦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張平昕表示,近年來,市婦聯在村社區廣泛開設家長學校,聯動重慶地區成立瀘江永榮家庭教育協同發展聯盟,會同教體等部門,積極推進家庭教育工作,創新打造了“酒城幸福家”“陽光媽媽送家教”“酒城家風永流傳”等工作品牌,為廣大家庭科學家教提供支持、指導與服務。本次家庭教育進社區,就是市婦聯聯動市教育體育局,整合市家研會、開放大學資源,匯聚家庭教育專家力量,以“家庭夜校”方式,為社區家庭提供“家門口”的專業、系統、公益服務的具體實踐和積極探索。
活動現場。
“我們后續將在鄰府社區試點基礎上,繼續聯動市教育體育局、瀘州開放大學等部門和單位,在有需求、有條件的其他社區和單位,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服務,讓科學家教惠及更多家庭,助力兒童健康成長、家庭和諧幸福。”瀘州市婦聯相關負責人說。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