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潔 鄭星 川觀新聞記者 蘭楠/文 攀枝花觀察 湛璐霜/圖
記者獲悉,近日,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公示《2025年5G工廠名錄》,攀鋼集團礦業(yè)有限公司朱蘭鐵礦5G工廠成功入選,成為全國冶金礦山領域5G智能轉型的標桿之一。
該礦通過深度融合5G、邊緣計算、物聯(lián)網、北斗高精度定位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了采礦作業(yè)從“人工現場”到“遠程智能”的革命性跨越,為推動傳統(tǒng)礦業(yè)現代化升級提供了“攀鋼方案”。
走進朱蘭鐵礦智慧管控中心,十幾名操作員正坐在智能操控座艙內,通過實時高清視頻回傳和5G低延時網絡,遠程操控數公里外的電鏟、鉆機、礦卡等大型設備。屏幕上,鉆機自主穿孔、電鏟精準鏟裝、礦卡自動運輸——整套流程如行云流水,仿佛一場大型“實況電玩”,實則是真實的生產場景。
“過去要在礦坑里頂著高溫、粉塵和噪音作業(yè),現在坐在大廳里動動操縱桿就能完成全部流程。”礦用汽車司機唐勇感慨道。自2021年3月啟動“5G遠程采礦”項目以來,該礦已完成多批大型礦采設備的智能化改造,包括10臺礦用汽車、6臺電鏟(挖機)和6臺鉆機,攻克技術難題400多項,初步建成國內領先的露天礦遠程協(xié)作生產體系。
朱蘭鐵礦作為攀鋼主要原料基地,自上世紀60年代開發(fā)以來,已累計輸出礦石5.01億噸。近年來,該礦積極響應“中國制造2025”戰(zhàn)略,以“自動化—信息化—數字化—智慧化”為路徑,攜手華為、中國移動等單位,構建以5G全連接網絡為神經、三維地質模型為大腦的智能采礦系統(tǒng),實現產線一鍵啟停、資源科學調配、邊坡實時監(jiān)測、安全智能預警等功能。
截至目前,該礦5G智能采礦裝備已實現常態(tài)化、現場無人化、規(guī)模化生產運行,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逐步顯現。值得注意的是,5G-A網絡也已開始局部應用,為更高精度的遠程控制和大規(guī)模設備協(xié)同打下基礎。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lián)系電話028-86968276】